
【點新聞報道】台灣「726罷免」投票出爐,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多位台灣問題專家向點新聞記者表示,這次「大罷免」投票結果說明,民進黨大失敗也是台灣人民「反惡罷」的大勝利,民進黨當局對台灣民意完全錯估,種種惡劣表現不得人心。
廈大台研院副院長張文生向記者表示,這次台灣「大罷免」投票結果,民進黨方面可以說是「大罷免大失敗」。賴清德執政以來,走「抗中保台」的路線,這次「大罷免」結果也說明民進黨當局對台灣民意的完全錯估。民進黨當局以為「抗中保台」是「萬靈丹」,以為扛着「抗中保台」旗幟,在政治上就無往而不利,事實證明走極端路線,走「抗中保台」路線,走「台獨」路線,在台灣社會是不得人心的。當然,除了民進黨當局的政治路線是個錯誤和失敗外,其在「大罷免」過程當中,包括綠營社團的種種惡劣表現,也是導致民進黨當局「大罷免」失敗的原因。
張文生表示,民進黨在「大罷免」失敗後,黨內需要有人為失敗負責,目前有可能是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辭職下台。但是賴清德當局、賴清德本人也不是沒有責任的,所以,賴清德當局會遭到各界的批評和質疑。而民進黨內部也會對賴清德路線、賴清德派系、賴清德當局進行政治上的質疑,所以民進黨黨內在「大罷免」後有可能處於一個相對內亂的時期。誰承擔責任,誰是戰犯,這些都是民進黨內鬥的因素。
張文生分析,「大罷免」的結果,對接下來8月23日第二波「大罷免」投票以及公投,以及明年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甚至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都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賴清德不要以為扛着「抗中保台」路線,把對手打成「親中賣台」,他在台灣社會就可以權力穩固,沒有這麼一回事。台灣老百姓,台灣民眾,台灣選民大部分是理性的,他們希望兩岸和平,期待安居樂業,走極端路線,推行頑固「台獨」政策,不得人心,只會自取滅亡。
北京科技大學學者溫天鵬向記者表示,這次台灣「大罷免」整體上投票率普遍較高,24席藍營民意代表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投票不同意票全部大於同意票,且不同幅度都有領先優勢,這是綠營利用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的徹底挫敗,也是台灣民眾對賴清德當局執政投下的反對票。
溫天鵬分析,這次台灣「大罷免」投票結果釋放出三點信號:一是這次被「罷免」藍營民意代表的政治表現還是贏得了絕大多數選民的肯定,台灣絕大多數民眾還是認清了綠營發動藍委「大罷免」背後隱藏的打擊政治對手、行政治惡鬥的實質,不願被利用隨之起舞,下個月的「823罷免」,藍營大概率還是會勝出,台灣民眾最關心的還是自身的民生福祉,賴清德當局罔顧民生、浪費資源,妄圖製造仇恨與不滿,加劇台灣社會撕裂,終究不得民心,已經被絕大多數民意所反噬。
二是對國民黨來說,贏得這一階段24席「民意代表保衛戰」的勝利,可謂是振奮藍營人心,一方面證明投票前夕藍營自上而下的甲級動員效果顯著,從側面可以看出藍營基層實力支持基礎依然實力雄厚,朱立倫領導的國民黨暫時穩住了局面,對朱立倫連任黨主席有加分效應,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諸如韓國瑜、盧秀燕、馬英九、趙少康、朱立倫、侯友宜、蔣萬安等人的政治明星效應仍然相當強勁,預計國民黨在2026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中仍能保持優勢地位,而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國民黨仍有取勝機會。
三是此次不但藍營24席被「罷免」民意代表成功保住,而且白營高虹安的新竹市長也贏得「反罷」勝利,這是藍白強力合作的結果,未來雙方在台立法機構一定會繼續聯合制衡綠營執政,賴清德施政必然步步維艱,雙方在立法機構的政治鬥爭一定會更加激烈。
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亦向記者表示,這次「大罷免、反惡罷」的攻防戰取得勝利,這是台灣人民對綠營的猖狂、司法的雙標、賴清德的獨裁,極度不滿的結果,希望國民黨不要得意忘形,更不要為了爭黨主席位子及台灣2026「九合一」選舉、2028台灣地區領導人選戰的提名搞內鬥搞分裂。
另外,這次24席民意代表絕大多數都在北台灣,這無法顯示南台灣選民的立場也有所改變,而只要南台灣不改變,縱然台灣2026「九合一」選舉中,藍白合作可能贏得較多縣市長位子,但要在2028台灣地區領導人中打敗民進黨仍非易事。
(點新聞記者蘇榕蓉 福州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