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網快評|中企接手「精進」餘下項目 體現社會責任及企業擔當

房委會轄下建築小組委員會及投標小組委員會今日(24日)通過批出一份完成建築工程合約,三個原本由精進建築有限公司承建的項目將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接手完成餘下工程。三個項目分別為東涌第100區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屯門第29區西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和白田邨重建計劃第十期地下通道。

靠專門承建長實樓盤起家的精進建築,近年涉及多宗地盤奪命意外,包括2020年7月九龍灣宏展街地盤工人觸電、2022年9月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以及2023年10月佐敦渡華路地盤工人高處墮下,相關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由於精進建築的不良表現,為做好把關,發展局今年5月宣布,拒絕精進建築的註冊續期申請。此後,房委會對精進建築發出收回地盤通知書。

為加快安排新承建商接手相關工程,從而減低對項目的影響,政府採用了「直接聘任」方式聘用新承建商。今次政府選擇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正是考慮其技術及財政能力、過往工務工程的經驗和表現等,亦是希望盡快完成餘下的工程,讓有需要的市民盡快入住,減少對公屋輪候時間的影響。

眾所周知,今次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完成精進建築餘下的三個項目,不僅不是「搶食」,反而是接過了精進建築留下的包袱和爛攤子。這三個項目,兩個都是公屋項目,包括東涌雋東邨、屯門滿田邨,提供合共6200個單位;另一個白田邨重建第十期地下通道,亦是與公屋項目有關的公營設施。這三個項目能否按期完工,直接關係到輪候公屋的市民能否盡快「上樓」,關係到能否盡快改善劏房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剩餘項目,完全是為了市民福祉。

事實上,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此舉亦體現了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相信市民仍然記得,2022年初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特區政府向中央發出請求。一個月時間,中央援建的6所方艙全部交付,約2萬隔離床位投入使用,讓香港抗疫收到了一份強有力的支持。這6所拯救生命的「方艙醫院」,當中就有中國海外承建的。為了與疫情賽跑,這些中資企業將計劃細化到小時甚至分鐘,加班加點、風雨無阻、全力以赴地投入項目建設,一個月時間創造了香港工程建設方面的「奇跡」。

在三年抗疫時期,駐港中資企業心繫市民所需,不僅積極協調口罩供應,更多次免費發放防疫抗疫物資,還結合自身經營業務推出多項抗疫紓困措施,幫助受影響的市民減輕生活負擔,體現了中資企業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傳遞力量與溫暖。由此可見,中資企業在助力保障社會民生層面展現了很大的擔當和作為——持續在香港加大投入,積極參與公益慈善,關心關愛青年成長成才,為香港市民帶來了很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前,全球經濟大環境正經歷下行壓力,包括全球經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等,這些因素導致本港GDP增長放緩,並對就業市場和企業營運造成壓力。在此背景下,中資企業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精進建築餘下的工程,不僅體現了中資企業堅定做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同舟人」,更凸顯了國家對香港的重視和關愛——香港有求、祖國必應,不論香港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來自祖國的後盾支撐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今次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完成精進建築餘下的三個項目,相信會繼續努力踐行中資企業的職責和使命,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完成餘下工程,將工程進度受到的影響降至最低,讓有需要的市民盡快入住公屋,努力降低公屋輪候時間,不斷增強香港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閱讀:

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精進建築三個房委會地盤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網快評|中企接手「精進」餘下項目 體現社會責任及企業擔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