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環境局夥食環署到東區基利路一帶 視察預防工作

黃淑嫻(左一)連同溫智舜(右一)到東區基利路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政府新聞處)

【點新聞報道】繼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昨日(23日)的會議後,政府及持份者正陸續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環境局副局長黃淑嫻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助理署長溫智舜今日(24日)到東區基利路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

按昨日會議的討論,政府與持份者加強的防蚊滅蚊工作包括持續更新蚊患黑點清單,以便因應實際情況調整和部署,確保防治蚊患工作迅速和有效;因應颱風「韋帕」過後,盡快採取新一輪行動,徹底清除蚊子滋生地,並輔以霧化(即超低微量噴灑)方式殺滅成蚊。

今日視察的監察地區曾分別在今年5月及6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3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環署已聯同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施放殺幼蟲劑、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以及確保在適當位置設置的捕蚊器妥善運作等。該監察地區7月的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已回落至5.8%。

黃淑嫻(左三)和溫智舜(左二)視察食環署人員在排水渠口噴灑滅蚊油。(政府新聞處)

因應炎熱多雨的天氣,輸入的蚊傳疾病個案在本港出現傳播的風險明顯增加。近期,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的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數字大幅上升,頻繁往來香港與各地的市民及旅客亦人數眾多,若在香港以外感染基孔肯雅熱人士在傳染期內在香港被蚊子叮咬而蚊子再叮咬其他人,便可能引發本地傳播。有見及此,雖然香港由2020年至今沒有錄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個案,但業界及市民亦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嚴陣以待地持續加緊防蚊控蚊的工作,以避免出現本地個案。

食環署人員以霧化方式進行防蚊滅蚊工作。(政府新聞處)

食環署再次呼籲市民繼續與政府攜手合作,及早於家居及其他環境採取防蚊滅蚊措施,包括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每周最少一次徹底更換花瓶的水及擦洗內壁並清倒盆栽墊碟的水、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以及在棄置的輪胎上鑽大洞。此外,食環署亦建議市民和物業管理公司,應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並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相關閱讀:

新增383例!佛山累計基孔肯雅熱確診3317例 均為輕症

(有片)基孔肯雅熱或爆發 點預防?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基孔肯雅熱|環境局夥食環署到東區基利路一帶 視察預防工作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