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財安
自從新冠疫情後恢復通關以來,香港餐飲及零售業市場的走勢風雲突變,就連與生鮮食品有關的剛性需求行業也備受衝擊,生意顯著下降。不過,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內地涉足網上銷售及實體零售店的企業巨頭京東集團對香港流露出極大的興趣及信心,繼早前傳出計劃在香港開設「京東MALL」之後,這兩天又傳出將收購在香港已經營30多年、擁有90間分店的「佳寶食品超級市場」。
時至今日,不少香港市民認識到本地與內地的物價相差甚大,加上網上購物服務非常方便,運費低廉導致網購成風,極大地衝擊實體店的生意。在生鮮食品及副食品方面,除了未徹底煮熟的肉類及蛋類之外,幾乎所有食品包括水果、蔬菜、海鮮等都可以合法地帶回香港自用,基本上沒有限制。再加上隨着口岸越開越多,香港市民往來深港兩地非常方便,特別是蓮塘口岸開通之後,公共交通直達聯檢大樓,過關方便快捷,加上交通費用廉宜,很快便成為香港市民北上買餸的熱門口岸。每天,各個口岸北上人流絡繹不絕,周末假期則更為誇張,經常性「塞人」。
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計劃正式實施,首天只有153車次通過,但之後卻呈現幾何式增長。據港珠澳大橋口岸邊檢站的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7月1日,完成「港車北上」邊檢備案的車輛已超過10.9萬輛,備案司機超過12.9萬人。「港車北上」政策實施兩年,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香港單牌車已突破286萬輛次。
大部分香港司機從家裏開車到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車程都在一個小時以內,過關時間一般在10至15分鐘(節假日可能比較擁堵),之後便可直達珠海,在廣東省內縱橫。除了在省內旅遊吃喝玩樂外,北上司機回港前總是先將車加滿汽油,再把汽車行李箱塞滿日用品及可以合法攜帶回港的食品。
住在新界西北的香港市民則更進取,索性定期開車到港珠澳大橋口岸附近的一些珠海小區買菜。過橋來回費用需要付300元人民幣,但珠海的蔬菜一般只賣3至4元人民幣一市斤(10兩),比起香港的動輒8至10港元一斤(16兩)便宜起碼一倍,其它食品的價格差異類似。其餘如大米、燒鵝、燒肉、西式高檔麵包、海鮮等也都是價廉物美,家庭日用品則更是琳琅滿目,價格低廉但素質絕不低,如各式衞生紙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往用人手拿回港比較辛苦,攜帶的量也不大,現在丟在汽車行李箱過關便可,非常方便。臨回港前把車開到口岸附近的汽油站把汽油加滿,節省油錢,除笨有精,這還沒有把可以在內地大快朵頤的樂趣計算在內。
從上面的事實可以知道,香港零售行業的生意不比從前基本上有兩大因素,一個是價錢「貴」,跟內地相比完全沒有競爭能力;二是種類選擇太少。前者除了是因為地價高昂引致舖租居高不下外,也是批發商、零售商「吃水太深」,後者則是因為行業思維保守,搜羅內地食品及貨物品種跟不上市場發展,對在內地成長,來到香港定居以及經常北上遊玩購物的香港市民吸引力不夠。這種不理想的狀況已經存在多年,如果希望本港兩大超市經營商及觀念固化的入口批發商自發地改變現狀,無疑是緣木求魚,也會曠日持久。
京東集團創立於2004年,起始名叫「京東商城」,初期只銷售電腦產品,但業務很快便變得多樣化,覆蓋電子產品、手機等商品。之後,京東發展異常迅猛,得到來自阿拉伯、加拿大的基金及騰訊的青睞,注資入股。短短10年後,京東便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後,京東的業務高歌猛進,進入多元化階段,業務延伸至網上銷售各類貨品及生鮮超市範疇。2020年6月,京東集團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
京東這次出資收購佳寶股權,成為擁有佳寶絕對控制權的大股東,明顯是打算在本地的生鮮超市業大展拳腳。香港的生鮮零售業被本地兩大超市把持已經幾十年,經營方法嚴重固化,是導致港人消費流失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以往佳寶之所以能生存30多年並擴張到90間分店,就是因為在價格利潤及貨品多元化上有生存空間,就好像過往德日豪車代理價昂貴而給了平衡入口商進入市場機會一樣。京東財力雄厚,現正式進入香港的網上與實體商品及生鮮超市市場,以其活力及優良戰略視野,必定會為香港市場帶來高科技、智慧化的現代化管理風氣。
正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為師,競爭就會帶來進步,激烈競爭就會製造快速進步,京東的出現極有可能會為生鮮業及超市業帶來重大的正面衝擊,引致貨品的進一步多元化,優質化,更會使價格平衡至一個比現在合理的價錢,讓香港市民長久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