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7月1年和5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報3%和3.5%,均連續兩個月保持不變。分析稱,5月降準降息後,人行需進一步評估貨幣政策成效,從上半年金融數據看,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短期LPR下降的迫切性並不強。為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擾動,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下半年降準降息依然可期,預計LPR報價存在10至20個基點的下行空間。
貨幣政策聚焦「用足用好」寬鬆政策空間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人行5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並將政策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分別下調10至25個基點,新一輪存款利率下降亦已啟動。隨着銀行資金成本的有所下降,5月兩期限LPR各下降10個基點。他並指,LPR下降後,政策成效需進一步觀察,從上半年金融數據看,人行適度寬鬆的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結構持續優化,7月LPR維持不變符合預期。
「當前市況下,降低LPR並非當務之急,其必要性不足。」董希淼補充說,人行近期多次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作為LPR參考基礎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維持1.4%,因此本月LPR較難下降。另一方面,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進一步降至1.43%,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降速快於預期,銀行亦缺乏減少LPR報價加點的動力。此外,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連續數月維持4.25%至4.5%,美聯儲降息步伐放緩背景下,LPR下降速度如果過快,或擴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壓力。
華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觀察到,二季度末新增信貸呈現多增,可能主要源於貸款向季末集中的季節性特點,但居民部門新增信貸表現依然溫和,預示5月降息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的刺激效果或相對有限。從人行角度看,近期貨幣政策更多聚焦進一步「用足用好」寬鬆政策空間,促進房地產市場盡快建立底部穩固的新趨勢。
存準率「隱性下限」或打破
貨幣政策操作層面,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提醒,下半年由外部環境衝擊帶來的實際壓力或漸加大,鑒於中國經濟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尚未充分解決,三季度GDP增速或略有放緩。為護航中國經濟平穩回升,政策利率仍有必要適度下調。他建議,在物價水平偏低背景下,下半年可適時調降政策利率,推動LPR進一步下行20個基點,藉此降低銀行資金成本,保持信貸合理增長,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的進一步擴張。
秦泰坦言,5月小幅降息後,內地房地產周期若仍持續探底,人行短期或追加10個基點的降息操作,以鞏固房地產市場預期。另一方面,為應對居民債務增速持續放緩可能引發的消費內生動能不足問題,下半年中央財政亦有望擇機加碼對耐用消費品的補貼並擴大補貼範圍。
董希淼指出,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並非僅降低LPR一種途徑,未來或主要從降低抵押擔保費、中介服務費等非利息成本着手。在評估前期政策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基礎上,人行料繼續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階段,貨幣金融政策仍有較大施為空間」。
他進一步指,目前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6.2%,未來仍有不小的降幅,下半年人行或續實施全面降準,且隨着政策框架的不斷完善,存款準備金率5%的「隱性下限」或被打破。與此同時,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若續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將持續下行,LPR亦存下降可能,「年內LPR或還有超10個基點的降幅空間」。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 上海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