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畢欣琪
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初中組 三等獎
中國,一個蘊藏着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始終與急流對抗,以顯它的自力更生、頑強不屈的品格。直至今日,中國從百年前的孤立無援到今日的自立自強,少不了一代代傑才輩出的人才和英勇無畏的革命英雄的努力。所以,新時代的我們應為現有美好舒適的生活而慶幸,也要為祖國未來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去拚搏奮鬥。
一顆中國心雖不是人與生俱來的,但作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從小就應實踐它、養成它。我很感激我的父母給了我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品質。在幼時,父母曾帶我去往了中國首都——北京,體驗升旗儀式。雖時間久遠,但那個場景我仍模模糊糊記得一些碎片。凌晨,天安門就已排起了長龍,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激動的笑容。我坐在爸爸高大的肩膀上,期待着升旗儀式的開始。伴隨月色的消散,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景象,儀式也正式舉行。只見軍隊井然有序、動作嚴絲合縫地走來。旗手揮舞着五星紅旗與國歌一同上升。當國歌結束的最後一刻,五星紅旗也抵達旗杆頂端。微風徐徐,恰好能將國旗吹起。多麼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每當想起這個畫面,我的心中都會油然生起一絲敬意。因為不論嚴寒酷暑,軍人們都會日復一日地升旗,他們的臉上從來沒有疲憊,只有對祖國的尊重與熱愛。我想,雖然我還是一名中學生,不能為國家付諸行動,但我有一個熾熱的中國心。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已然不再是從前那個懵懂的小孩了。年齡的增長,思維的開拓,讓我對中國歷史與文化有了更深入的學習與探索。我學習到中國近代史中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香港回歸。香港經歷了數百年的侵略,這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抹去的一段屈辱。但正是中國有着眾多英雄豪傑,他們身上寄託的是全國人民對兩岸統一的美好夙願。而領導人不負眾望,最終與英國達成協定,香港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從中,我不禁感受到人們上下一心,齊心協力的力量如此大,也感嘆祖國的偉大,不拋棄任何一個孩子。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曾學習過許多。書法、中國舞都是我拿手的特長。從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了解到文字的起源與發展,不同的字體都有它的獨到之處。從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我又領會到各個舞種的千姿百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的舞蹈都有獨特的韻味。除此之外,中華文化還有很多,遠不止這些。不僅要傳承發揚文化,作為青少年,我們應以學習為重心。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想要報效國家,首先要以書本為基礎,才能使將來的路更踏實。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在校園中學習,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學習。在自然中,可以修身養性,在生活中可以儉以養德,磨煉意志和品格。
梁啟超在書中提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由此可見,少年對一個國家的意義十分重要。青少年是祖國新一代的棟樑,讓我們懷揣着一顆純粹而熱血的心為建設更美好的祖國而奔赴,讓這顆中國心化作一粒粒堅實的種子揮灑在遼闊無際的草原上。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