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獎獲獎作品|《生命可貴》——鄧蘇耘

文/鄧蘇耘

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初中組 特等獎

望落日熔金,餘暉撒地,賞霧靄輕垂,朦朧如紗。銀針在案几上閃爍着幽微光芒似與星光遙相呼應,映照着歲月流轉,雲霞明滅。面對前路崎嶇,無畏無懼,以沉穩落針之姿,貫行生命可貴的人生道路。

初識,尋幽探韻悟針道。因為身體過於羸弱,體弱多病,父母把我送回了老家,由年邁的奶奶代為照料。那年,她帶着年幼無知的我踏入了工作室的大門,自此,便與針灸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的我尚是懵懂,在奶奶的指揮下躺上了床。感受着背部被依次扎上了銀針,我滿心好奇,忍不住問道:「奶奶,您為什麼要把針扎在不同位置呀?不能只扎一處嗎?」奶奶微笑着,輕輕給我鋪上遮風的毛巾,說:「能治神者方可治針,治針之要在於修身。囡囡,針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不僅能幫助他人,還能修身養性,提高身體素質。」次日,我滿懷期待地模仿奶奶從容不迫的落針之姿,卻始終無法探尋那「生命」的滋味。

細賞,墨韻神思繪針魂。時光荏苒,在門前流水的叮咚中,我已然與奶奶學了許多年的針灸,可那仿若霧裏看花般的神韻始終捉摸不透,而那具體弱多病的軀體也一如往昔。無數次的失敗與迷茫如潮水般幾乎將我吞沒,我徒勞掙扎着,可心中的煩躁與悲哀卻如野草瘋長,緊緊束縛我的四肢百骸。「多麼失敗的人生啊!」我心想,「明明拚盡全力想自救,可那日益增長的醫藥費如同一面鏡子,殘忍地映照出我的無力。或許眼前的河水才是我的唯一出路,及時止損,一了百了。」奶奶似是看出了我的心中所想,拖着瘦小的身軀緊緊抓住我的手,認真地說:「針灸之道在於長久以往的練習,決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領悟的。你尚且年幼,未來還有無限可能,你要好好學習,用可貴的生命去幫助更多人啊。」她拉着我來到室外,指向那奔流的河水,河水湍急,似乎永無止盡。她溫和地說:「這條河,起先也只有幾股流水綿延,甚至幾度乾涸於酷暑和嚴夏。可它卻從未放棄,日復一日積攢磨練着,以自己生生不息的生命挽救了許多下游的可貴生靈。這就是生命的可貴之處。」

重逢,歲月情長念師恩。闊別已久,再次回到那間承載着許多回憶的靜室,奶奶的諄諄教誨如在耳畔。數年的練習和治療早已讓我告別了體弱多病,而奶奶卻因操勞過度早早離世。我輕輕取出針包,屏息凝神,學着奶奶的模樣在人體模型上鄭重落針,塵灰飛揚,恍惚間,我又一次與奶奶並肩而立。那些曾經的迷茫和苦痛早已不是束縛我的枷鎖,而是助我登上高峰的基石。那是生命的耀眼光芒。

奶奶用她的最後半生換來了我健康紅潤的身體,而我也會鑽研這條針灸之道,在未來傳承奶奶的精神,幫助更多的人。或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在一次又一次的傳承與幫助中,讓生命的可貴光芒在紛擾塵世中越發奪目精彩。

相關閱讀:

第十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小學組 特等獎 《一次失敗的經驗》

第十五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香港賽區)初中組 特等獎 《朋友是一面鏡子》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魯青獎獲獎作品|《生命可貴》——鄧蘇耘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