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跪低」的歐盟收到關稅信 意外嗎?

文/上江南

當地時間7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布了他寫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關稅信,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美國將對來自歐盟的輸美產品徵收30%的關稅。

信中寫道:「我們的關係不是互惠互利,美國和歐盟之間存在着巨大的貿易逆差,如果歐盟願意向美國開放貿易市場、取消關稅、非關稅政策及其他貿易壁壘,美國或將考慮對關稅政策做出相應調整。」

儘管歐盟做了很多讓步,也「出賣」了包括歐盟成員國內部以及中國在內的很多重要貿易夥伴的利益,希望獲得特朗普在關稅額外放一碼,結果不吃這一套的特朗普,照樣發出關稅信,逼迫歐盟接受美國條件。

這封遲來的關稅信讓筆者毫不意外,證明了「出賣」在特朗普那裏已經不是加分項。

金融時報報道 預言被打臉了

美東時間7月8日,《金融時報》報道,歐盟談判代表將與美國達成一項臨時「框架」協議,在這份披露出來的框架協議中,歐盟面臨的關稅高於英國,在歐盟最關心的汽車、鋼鐵等行業,歐盟無法獲得英國那樣的准入條件及10%關稅,並且特朗普要對歐盟農產品徵收17%的關稅。

筆者曾經發表過《歐盟美國將達成的「框架」協議 歐盟內部能否通過?》的評論,評論中筆者提到,特朗普剛剛再次警告歐盟,將會寄出關稅信。在歐盟代表和美國積極談判的時刻,此舉顯示出特朗普已經對歐盟的談判失去了耐心,英國媒體就披露歐盟和美國即將達成框架協議消息,如果披露出來的這個框架協議為最終版本的話,美國的這個關稅要求,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很難獲得通過,因此歐盟依然逃脫不了特朗普的關稅信,或許這封信就已經在路上,隨時可以寄出。結果幾天後,歐盟就收到特朗普的關稅信。

《金融時報》引述多名消息人士的話,來證明自己發布信息的領先和準確,結果幾天後就被打臉。筆者判斷,《金融時報》報道中所謂的消息人士,或許是級別過低、或許是記者的推理,這些都是西方媒體最擅長的報道手法,根本不值得相信。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社交媒體發布了馮德萊恩「TIME TO GO」圖片。(X截圖)

當地時間7月8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模仿《時代》雜誌封面的圖片,背景是紅色,文字寫的是「TIME TO GO」,圖中的馮德萊恩正轉身離去。這張圖片曾在2024年拜登宣布退出美國總統競選之後,出現在《時代》雜誌封面,惡搞拜登。

俄羅斯媒體7月9日報道,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呼籲馮德萊恩辭職,並在歐洲會議計劃舉行不信任投票前發布了這張要求馮德萊恩下台的照片。7月10日,歐洲議會針對馮德萊恩進行不信任動議投票,結果是175票贊成,360人反對,18票棄權,低於歐盟所規定通過過動議需要三分之二的議員投贊成票的門檻。筆者認為,雖然動議失敗,但仍有175票贊成馮德萊恩下台,對於她來講雖未被彈劾下台,但在歐盟內部不信任、反對她的力量越來越大。

馮德萊恩發文 「哭訴」美國不公平

特朗普信函發布後,馮得萊恩發布聲明,「對歐盟出口產品徵收30%的關稅將擾亂跨大西洋的供應鏈,損害大西洋兩岸的企業、消費者和病患的利益。」接着說,歐盟仍然準備繼續努力,爭取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同時,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歐盟利益,包括在必要時採取相應的回應措施。

筆者看來,馮德萊恩的聲明根本不像其他大國領導人收到信函時的堅決維護本國利益的做派,更像是小孩向家長「哭訴」對自己不公平,哪裏有一點批評反擊的意思?

7月11日,歐盟為了向特朗普表示忠心,在歐盟和美國談判的關鍵階段,放棄徵收數字稅的計劃,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將數字稅這個選項從歐方的支持計劃中刪除掉了。

歐盟成為第二個在數字稅上對特朗普政府做出重大讓步的同盟。

歐盟此舉已經標誌着特朗普及美國蘋果、Meta等科技巨頭在歐盟取得了巨大勝利。收到關稅信的歐盟,是否有膽將刪除的數字稅計劃修訂回來?筆者認為按照馮德萊恩「跪低做小」的心態,讓特朗普已經嘗到甜頭的她,根本不敢這樣做,除非她想像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說的那樣,自己捲鋪蓋走人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跪低」的歐盟收到關稅信 意外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