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歐盟美國將達成的「框架」協議 歐盟內部能否通過?

文/上江南

美東時間7月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從7月9日(90天豁免到期)更改成8月1日,並在社交媒體發布帖文,稱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向更多國家領導人發出關稅信函,並稱新關稅將從8月1日開始支付。目前,該日期沒有變化,以後也不會改變。

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發給日本、韓國等14國領導人的關稅政策信函,儘管日韓等國政府迅速作出積極回應,但外界普遍認為,除了努力談判之外,這些國家似乎無計可施,如同待宰的羔羊。

特朗普的首批關稅信函雖未包含歐盟,但一直指責歐盟佔美國便宜的他,豈會輕易放過?果然,信件發出不久,特朗普便再次警告歐盟,稱將對其加徵新關稅。

歐盟有望達成「框架」協議

美東時間7月8日,《金融時報》報道,歐盟談判代表將與美國達成一項臨時「框架」協議,在這份披露出來的協議中,歐盟面臨的關稅高於英國,在歐盟最關心的汽車、鋼鐵等行業,歐盟將無法獲得與英國相同的准入條件及10%的關稅,並且特朗普還要對歐盟農產品徵收17%的關稅。

即使媒體報道屬實,歐盟與特朗普達成了關稅「框架」協議,仍存在雙重不確定性:其一,特朗普會否在協議達成後再次撕毀承諾?其二,若歐盟最終無法通過該框架協議,特朗普很可能直接重啟關稅威脅。

臨近關稅期限 特朗普再次TACO

朝令夕改是特朗普最大特點之一,由於這個特點,特朗普被送了「TACO」先生的稱號,TACO是「Trump Always Chicken Out」的縮寫。美國媒體公布,自4月2日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就關稅政策立場已改口27次,也可以說是「TACO」了27次。

美東時間7月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外聲稱8月1日是最後期限,不會再延長。然而到7月7日晚間,特朗普在白宮接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談到關稅的生效時間時,再次改變說法。特朗普聲稱8月1日截止日期已經確定,但不是百分百確定,如果有國家打電話過來提出新方案,他也會對新方案持開放態度。

假如媒體報道屬實,歐盟與特朗普達成關稅「框架」協議,誰能保證特朗普在和歐盟達成「框架」協議後,會否再次TACO?或者一旦發現歐盟根本不能通過這份「框架」協議,特朗普估計會直接寄出關稅信。

歐盟的拖延術 特朗普很快會識破

歐盟27個成員國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協議草案本就立場不一。然而,作為關稅談判的最高負責人,馮德萊恩目前卻傾向於通過推動歐盟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來迎合美方、尋求特朗普政府的認同。她正以此向歐盟內部施壓,要求接受美國條件。這與前任在類似問題上的立場天壤之別。2018年,特朗普對歐盟加徵鋼鋁關稅,其前任迅速祭出反制手段,到白宮和特朗普協商。而如今,馮德萊恩提出的各種反制措施,在歐盟內部都沒有達成共識。筆者認為,在談判策略上,馮德萊恩代表的歐盟已經敗下一城。

特朗普再次警告歐盟即將加徵關稅。此舉發生在歐盟正與美國積極談判之際,表明特朗普對談判進程已失去耐心。與此同時,英國媒體披露歐美即將達成一項框架協議。若該披露版本即為最終協議,那麼汽車行業——作為受關稅影響最大的領域——德國將遭受沉重打擊。德國副總理兼財長拉爾斯·克林拜爾在當地時間7月8日對外稱,如果不能與美國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歐盟準備採取反制措施。特朗普在協議中又增加了對歐盟農產品徵收17%的關稅措施,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必定反對。若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都持反對態度,那麼「框架」協議就是廢紙一張。然而,歐盟依然逃脫不了特朗普的關稅信,或許這封信已經在路上,隨時會送達。

相關閱讀:

南腔北調| 特朗普寄出14封關稅信 意在警告誰?

南腔北調|特朗普下場空襲 中東亂上加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歐盟美國將達成的「框架」協議 歐盟內部能否通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