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莫忘來時路

文/王妮娜

想了解大眾的心嗎?請查短視頻熱搜話題。最近社交媒體短視頻有個系列發布爆火,引起不少人共鳴:自從幹了xxx,差點忘記以前是幹什麼的。留言的有名牌大學畢業生外賣員的、辦公室文員育兒嫂的、醫生做勁舞主播的,因為現在的職業與過去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不少人以「差點忘記以前是幹什麽的」表達對人生變幻莫測的感慨。

各種信息在社交媒體平台碰撞交鋒、融合共情,體現了傳統意義上關於精英教育、職業選擇的認知正在遭受巨大衝擊。差點忘記以前是幹什麽以一個傳播現象,映射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中,個體境遇呈現的新圖景,以及教育、職業、階層等理念的變革。一邊是傳統觀念中優質崗位的稀缺,一邊是新興職業的湧現,或許以前是幹什麽的,忘了也好,因為技術革命正在吞噬大量傳統業態下的工作崗位,勇敢前行、持續學習適應變革的到來,無論是從謀生的角度還是從自我成長適者生存的角度,於己於社會均是一樁好事!不必自哀自憐,更不必過度解讀嘆經濟下行就業不振,這些能夠勇敢去忘記以前,擼起袖子加油幹的芸芸眾生們本身就是生活的英雄。

然而,來時路亦不可忘。改變是為了前行,初心不忘,就無愧於心。筆者前不久在旅行的路上遇到一位從廣西來的生意人。他過去開客運公司,有過賺得盆滿鉢滿的好日子。如今隨着外出務工人員數量減少,加上越來越多的高鐵線路開通,生意做不下去了,他索性出來天南地北旅行一番,梳理思路再出發。他說,「不想去開滴滴,這個行當沒有風險,餓不死但消磨鬥志,如果找到好的機會,我還是要創業。」滴滴為許多謀生者度過難關提供了寶貴的職業機會,然而,如果太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也會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考公熱和考編熱。筆者的學生有不少畢業後回到內地,花上數年時間專攻公務員考試。親戚中更是有大學畢業後在大廠工作遭遇到裁員,從此一心求穩,入了訓練營,復習備考公務員考試。至於入編,亦是遇到多年來的一大怪狀——筆者留學英國時兩位同學,一位創業成功,另一位在民營上市公司任高管,在今年一前一後進入傳說中的體制內: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如此看,考公和入編已是風潮,全社會求穩心態盛行。

穩定是社會發展的保障。但無論是我的學生、親戚還是同學,他們均正當盛年,若全部入了穩定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那些需要有知識、有膽量、有資本支持的創新領域,又有多少具有冒險精神的人進入呢?那些需要創新精神培育的新型產業發展的動力從何而來呢?總不能全部都指望杭州六小龍吧?

倒是那位開客運公司的創業者精神可嘉。賽道可以換,自己希望做什麽就是來時的那條路,不可忘,不可忘。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 被人工智能改變的旅行

生活中的傳播學|榴槤當季有容乃大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莫忘來時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