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5日)香港氣溫高達攝氏34度,山東艦帶來的航母熱潮更加熱烈。山東艦昨天起一連兩日對香港市民開放,共有2000名幸運兒抽中參觀票,航母一日遊,大公報記者全程直擊。
上午11時,大公報記者早早來到中環1號碼頭,經過安檢登上專用渡輪,駛往目的地——香港海域西面2號錨地,即青衣對開的交椅洲水域。當遠遠看見航母編隊其他軍艦時,安靜的船艙突然驚叫起來:「嘩,山東艦!」大家趕緊擠到窗口拍照,有識之士笑道:「那是帶刀侍衛驅逐艦!」
大約一小時後,渡輪緩慢停靠山東艦。從下望上去,航母儼然一座巨大的鋼鐵之城,十分壯觀。海上風大,渡輪顛簸得厲害,海軍戰士排成兩隊,用雙手穩住船梯讓市民登艦,還不時輕聲提醒大家小心。
「你們是親人,武器只對侵略者」
登上山東艦的第一步是進入兩層樓高的船艙,裏面有歡迎橫額和寫有「國安家好」巨幅標語。在《茉莉花》民歌音樂聲中,參觀者興奮地學習使用各種槍械。只要你喜歡,軍人們都會很耐心地教你如何擺姿勢拍照。特別之處是,軍人隨時會用手捂住槍口。一名軍官解釋說:「你們是親人,武器只對侵略者。」
令人興奮的是航母升降梯,有大半個籃球場大小,數百市民站在上面。一聲哨響,這塊甲板突然向上升起,升到有十層樓那麼高,出現在眼前的是寬闊的飛行甲板和多架戰鬥機,這是航母最耀眼之處,人們一片歡呼。
山東艦舷號17,是第一艘國產航母,在2019年12月17日正式交付海軍,所以舷號17象徵我國從改裝引進到自主創新的戰略轉型,以及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和國產航母時代。
大公報記者從山東艦尾向前走,315米的距離走了近一個小時,不同種類的戰機和各種設施裝備,吸引參觀者不停駐足打卡,現場的軍人們不厭其煩地講解。烈日下,預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等一字排開,最吸引眼球是殲-15T戰機,這是我國研發的單座重型艦載戰鬥機,是航母編隊核心武器裝備,威名遠播。
在甲板前端,不少人穿起飛行馬甲,做起「彩虹人」,扮副艦長、指揮官等角色拍照。有人專門帶來畢業服飾,來個航母畢業照,雖然渾身汗水,但樂在其中。甲板上搶手的是各種工作服,大家爭相模仿航母style,做出走你style、起飛style,熱鬧非凡。航母上每個參觀場景,都體現了港人的愛國情感,洋溢着對國家軍事現代化的驕傲和高度的民族認同感。
「國家對香港特別關愛,特別重視」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參觀者個個汗流浹背,軍人們抱來一箱箱的清涼水,在等待返回的人群中穿梭。一名來自湖南的25歲中士拿起大公報記者的紀念品,看了又看,那是一個殲-15T造型的工藝品。他笑着說:「這個真漂亮,我們自己都沒有。」他強調,這是山東艦第一次對外開放,而這個第一次放在香港,別具意義。「這說明國家對香港特別關愛,特別重視!」他說不少軍人的家人也都想到艦上來看看,但沒有這樣的機會。
交談中,不少人圍上來,這位中士掩不住激動,不停地抹汗,他說香港同胞的愛國熱情令人感動。「看到香港市民開心,我們就開心!」臨走時,他透露明天可以上岸,最想做的事是品嘗香港美食,他說也許會去試試深井燒鵝,但不知深井在哪,有人馬上說願意帶路,眾人一陣歡笑。
離開山東艦,大家在渡輪上繼續興奮地交談,講得最多、感受最深的是「國安家好」:為我國軍隊現代化而自豪,為國家對香港的關愛而感動。
特寫|不一樣的生日禮物

「我是1997年7月1日出生,正好和香港回歸祖國是同一天。」山東艦與香港特殊的緣分,還包括這位名叫謝回歸的海軍上尉。他昨日還在艦上收到香港市民呂伯伯送給他的一張香港特區發行的紀念香港回歸的郵票。這份來自呂伯伯的關愛,讓山東艦與香港同胞的緣分又加深了一層。
呂伯伯在看新聞時得悉,山東艦上有一位香港回歸祖國當天出生、名字是「回歸」的軍官,「我就想在登艦參觀時,送給他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伯伯你好,我就是謝回歸!」謝回歸接受記者訪問時,戰友趕來告知這個驚喜,他之後與呂伯伯相見,兩人的笑容都格外燦爛。
謝回歸來港 收穫紀念郵票
「生日快樂!」呂伯伯祝福眼前28歲的大男孩,並打開28年前發行的香港回歸紀念冊,遞給謝回歸。
謝回歸的眼眶濕潤了,「我原以為有幸隨艦訪港已是28歲生日的最好禮物,沒想到在香港收到了更大的驚喜!」他向呂伯伯道謝,並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收下禮物。
「感覺回歸就像親人一樣!」呂伯伯說。謝回歸也挽起了呂伯伯的手臂,一起走在甲板上,一老一少聊得十分暢快。
呂伯伯出生在香港,祖籍是山東威海,這次山東艦訪港,讓他心情更加激動,「我已經這個年紀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上山東艦,所以特別珍惜這次機會。」
謝回歸陪着呂伯伯參觀了山東艦飛行甲板上多處「打卡點」,在國產新型艦載機殲-15T前,謝回歸詳細介紹這架戰機的優異性能,呂伯伯深有感觸地說,希望國家的航母編隊越來越強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現在我們有了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軍艦的舷號在繼續,傳承也在繼續。」呂伯伯充滿期許與信任的眼神望向年輕的謝回歸說道:「有你們的支持。」謝回歸也望向呂伯伯說:「有你的支持,有香港同胞的支持。」
他們互換聯繫方式,約定今後保持聯絡。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5/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