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守護對手?台灣海峽的歷史棋局與風水死結

文/馬禮華道長 

台灣海峽,這道劃分疆界的深藍水域,既是天塹屏障,卻也暗藏鎖財風水;它見證民國渡台的歷史落子,更牽動一則指向2026年「兩火焚天」的神秘預言。翻開「興衰」篇章,地理玄機與宿命暗流,正等待揭曉。

【風水雙刃劍:海峽暗藏的聚財困局】

台灣海峽本身即是天然的軍事屏障。海峽北窄(約200公里)南寬(約410公里),區隔兩岸。此處海流湍急、海況多變,構成一道易守難攻的天然防線,大幅增加武力攻佔台灣的難度。

然而,海峽的風水格局卻被認為暗藏經濟隱憂。風水學中,水主財,水流形態至關重要。口訣有雲:「天門欲其開(入水口宜寬廣納財),地戶欲其閉(出水口宜收窄聚財)」。台灣海峽南寬北窄,看似符合「天門開、地戶閉」的聚財之象。

但問題在於:水流若無法順暢流出海峽,即成死水;出水口若太開闊,財富又易迅速流失。更關鍵的是,海峽水流方向隨季節、潮汐劇烈變化(冬流多北向南,夏流多南向北;潮汐流向亦反覆),無法穩定形成「聚財」格局。結果便是:台灣經濟受水流方向影響而起伏不定,即便景氣佳時也易「財來財去」,難有厚積穩健之勢。

【預言警世:「兩火焚天」的丙午懸念】

回顧歷史關鍵轉折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於南京成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政權則退守台灣:1948年8月啟動遷台,1949年12月正式遷台,蔣中正於1950年3月在台「復行視事」。

1950年朝鮮戰爭砲火一響,美國第七艦隊立即進駐台灣海峽,高舉「護台防陸」大旗。然而弔詭的是,此舉某種程度上也阻止了其他勢力染指大陸,無形中為大陸消除了後顧之憂,使其得以在相對安穩的環境下專注發展,短短數十年間崛起為強國。台灣則真的變成了水流無法順暢流出的「死水」格局。

明朝國師劉伯溫《燒餅歌》曾提及「兩火初興定太平」。2026年為丙午年,天干地支皆屬火,恰應「兩火」之象。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丙午年的甲午月(農曆五月),台灣會否迎來一個破局節點? 歷史的謎題,留待時間驗證。

作者簡介:馬禮華道長為ISO/IEC 17024個人標準認證制定委員會主席,亦是首批獲認證之玄學家,現任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授籙法師、大埔舊墟天後宮廟主持,並創立全真茅衍教宗宗派。2019年榮獲《中華名人錄》「全球優越成就獎」及馬來西亞國家青年與運動部頒發的「最高榮譽獎狀」。自1996年起於香港公司註冊處、港鐵等機構教授風水玄術課程,2003至2022年擔任《南華早報》玄學專欄主筆,出版多部風水著作並為月曆編纂流年通勝。長期擔任大型工程顧問,主持動土開光儀式,擅長融合玄學與經濟時事,見解獨到,獲《Reuters》《CNN》《Bloomberg》等眾多國內外媒體專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誰在守護對手?台灣海峽的歷史棋局與風水死結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