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播學|傳媒外交如何找到國際傳播的文化大使?

文/王妮娜

4月份中美關稅衝突升級讓兩國領導人外訪動向格外受關注。美國媒體在塑造特朗普上周結束的中東之行形象時,格外強調特朗普的個人語言風格:他大打Bromance(兄弟情誼)牌的外交辭令,成為媒體國際傳播的焦點。那麼,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來了,傳媒在大國外交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找到符合傳媒生產規律的國際傳播文化大使?

2025年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抵達柬埔寨進行訪問,柬埔寨特別安排了年僅13歲、精通多國語言的諾羅敦·珍娜(Norodom Jenna)為他獻上花環。珍娜作為活躍於世界社交媒體的網紅,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轉發習近平總書記訪問的視頻。世界網民讚珍娜公主人美歌甜,對於中國國家領導人謙謙有禮的形象評價頗高。珍娜公主擁有眾多柬埔寨粉絲,一年以前(2024年4月11日)她通過Facebook柬埔寨語版本社交平台,發布她和CCTV記者探訪柬埔寨吳哥窟的視頻。央視在這次傳媒外交中所採用的議程設置、傳播渠道策略反映了中國國際傳播的新動向。

畫面中珍娜公主帶領央視記者看柬埔寨的日出日落,參觀吳哥窟壁畫,講述中柬並肩作戰的遠古記憶和中國援助柬埔寨修復吳哥窟古蹟文化的現代故事。除了珍娜公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播出,央視亞太站策劃製作了三集短視頻在央視FB官方賬號發布,通過珍娜公主帶動全球傳播,播放量合計近200萬次。

中國的國際傳播正在經歷從文化轉譯向文化橋接的精準化傳播。作為中國國際傳播的權威平台,央視近年來通過紀錄片這一文化載體,以小切口、大主題的敘事策略,將中國故事融入全球語境,展現了傳媒外交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影響力提升需要傳播主體轉變思路,探尋價值觀共鳴傳播路徑。除了藉助珍娜公主這樣的網紅擴大傳播影響力,央視在外蒙製作的《尋找戈壁熊》也創造性地發揮戈壁熊這個動物網紅,拓展國際傳播空間,展現中國關注環保的國家形象。

生態是關係到人類共同命運的議題。《尋找戈壁熊》以瀕危物種保護為切口,通過戈壁熊這一網紅動物的生存故事,將中蒙環保合作與中國的全球生態責任相聯結。紀錄片通過科學考察專業內容,讓中蒙兩國專家在鏡頭前講述戈壁熊的趣事,傳遞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貢獻。找尋戈壁熊的探險故事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傳播,既符合國際受眾對環保議題的普遍關注,又規避了直接宣傳的生硬感。視頻共有五集每集長度四至五分鐘,在Youtube、TikTok和X的總播放量達到120萬次,互動2萬次。

國際傳播最忌搬運、遷移造成的文化折扣,甚至曲解。從珍娜公主到戈壁熊,二者不僅是國際傳播的介質,還是文化錨定支點。有效的文化國際傳播,需要藉助文化錨定的思維方式設計傳播內容。不同文化需要不同的錨定中國國家形象的介質,這就需要橋接和仲介。在數碼時代,社交媒體為內容橋接提供了社群傳播的有利條件。

兩部紀錄片採用小切口敘事,以小見大的傳播邏輯,通過個體故事強化情感共鳴。中柬友誼篇以柬埔寨珍娜公主與記者共同遊覽吳哥窟為線索,將中柬友誼的宏大主題融入日出日落、壁畫探秘等生活化場景。吳哥窟作為東南亞文明的代表性符號,成為文化錨定物,既承載柬埔寨的歷史記憶,又通過中柬合作修復壁畫的細節,自然嵌入中國文明互鑒的價值觀。央視邀請珍娜公主參與內容生產,利用其本土影響力增強國際傳播的可信度和趣味性。這種策略通過他塑的視角消解文化隔閡,將中國故事轉化為柬埔寨故事,珍娜公主作為文化中介者,既代表柬埔寨的歷史傳承,又通過與中國記者的互動,展現兩國平等合作的敘事基調。這種沉浸式體驗的傳播策略,藉助網紅親歷視角,將文化符號轉化為可感知的日常場景,降低了跨文化理解的門檻。

善於根據就不同社交傳播平台轉化內容,一直以來都是國際傳播中急需解決的難題。兩部紀錄片針對不同平台進行內容轉化:在海外側重友誼與環保,在國內的傳播則突出柬埔寨旅遊風情與蒙古自然奇觀。這種因地制宜的分眾傳播,以精準定位避免了國際傳播中的折扣現象。戈壁熊紀錄片在YouTube還以葡語、日語等版本發布,傳播了中國重視瀕危動物保護、關注人類共同命運的國際形象。而在國內短視頻平台側重動物萌態與探險故事,適配不同受眾的情感需求。

兩部紀錄片最終指向中國國際傳播的深層目標:價值觀鏈接是提升文化認同的基石。吳哥窟壁畫的修復工程與戈壁熊保護,均以合作共贏為內核,呼應中華文明交流互鑒的主題,以及生態合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理念。

在內容的展現形式上,戈壁熊紀錄片突破傳統電視追求畫面精美、宏大的模式,融入手機竪屏拍攝的生活場景。如休息站吃包子、探訪居民蒙古包、水源稀缺如何洗澡等沙漠地帶的特色片段,增強傳播的親和力。與此同時大量使用科研資料、專家訪談(如中蒙專家實地勘察影像),強化內容的科學性與權威性。這種真實影像加專業背書的策略,以客觀敘事提升國際傳播的公信力。

有效的國際傳播需以文化錨定物為支點,通過生活化敘事喚醒符號的情感價值;尋找傳播的中介也離不開創意,畢竟全球關切的議題和融入人類共同價值體系的中國理念需要生動的闡釋。而故事的具象和中介,可能是珍娜公主那樣人美歌甜粉絲龐大的網紅,可能是瀕危動物萌寵戈壁熊。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也可能是一個虛擬存在的場景、人物。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ICAC也有自己的KOL

生活中的傳播學|通往自由的道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新聞

生活中的傳播學|傳媒外交如何找到國際傳播的文化大使?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