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無需和美國談判解決

文/關品方

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談到兩岸議題時聲稱希望把「對抗轉為對話、封鎖轉為交流」,但賴清德過去一年的表現,在「台獨」的路上越走越遠。他自詡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以「新兩國論」反覆挑釁,阻礙兩岸和平友好的互動。他想要和中國大陸對話交流,簡直是痴人說夢。筆者個人認為,將來極有可能把他送上軍事法庭以叛國罪審判。北京怎可能和他對話和交流?簡直搞笑。

台灣地區現正面臨嚴峻處境,觀光產業希望有客人,教育產業希望有學生,貿易順差靠大陸;本來兩岸可以互補,現在民進黨的執政方向是製造敵意,阻礙兩岸民眾接觸。

中美關稅談判5月12日達成初步協議後,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同意全面開放,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此語一出,引起熱議。筆者反覆觀看他記者會原汁原味的視頻。他腦筋急轉,口若懸河,相當冷靜,維持一貫作風和應有水平。他在說出統一與和平兩個用詞之前,故意停頓了1.5秒,以沉默代表沒說出口的(),就是「台灣」。特朗普說話連珠炮發,其實在他面前有一張紙,他不時要看看有沒有漏掉了關鍵詞沒有提及。

台灣地區國民黨民意代表陳玉珍表示,台灣地區已成為中美博弈的棋子,已完全喪失話語權。她只差一點沒說清楚,賴清德已成為棄子。她表示民進黨的極端政策造成兩岸很不和諧,大陸已不再跟民進黨談,會直接找特朗普談:「特朗普的立場很明顯,商人出身當然美國利益至上,不可能把台灣地區利益擺在美國利益之前。」言下之意,台灣地區作為美國可以向中國大陸叫板的籌碼(即我們常說的「美國打台灣牌」),如何拿到最好的條件?這就是特朗普脫口而出談「統一、和平」的邏輯脈絡。

踏入2025年,國際地緣政治趨勢是傾向於談判解決分岐,尤其重視多邊會談和元首外交。有關解決台灣問題,特朗普已放出試探汽球,想要彎腰做「大刁」。那麼,中美會不會直接談起來?北京方面怎樣看?

筆者認為,中美進行直接溝通交流是通過外交途徑、按照國際關係準則,對地緣政治以戰略考量進行對話。在外交事務中,通過外交往來、以談判協商處理重大爭議問題的方式,目的是管控分歧、避免誤判、尋求和平穩定的解決方案。中國運用「遠交近攻」概念,以外交斡旋進行戰略互動。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國堅持通過外交等多種手段維護主權完整的堅定立場,不容置疑。怎樣完成台灣統一,是中國的內政,外國無權說三道四。但如果特朗普硬是要把解決台灣問題提到中美外交對話的議事日程上來,那就先要問清楚:你究竟想說什麼?

美國方面出於所謂務實外交的原則,採取所謂戰略模糊的政策,其實是實用主義的耍賴行徑。特別是特朗普當政的今天,以所謂商人善做交易的性格為託詞,只相信實力,無政治道德。有觀點認為特朗普可能會利用台灣問題作為與中國進行條件交換的籌碼。他的「交易主義」被認為可能會改變兩岸局勢,但這與中國的外交立場嚴重衝突。特朗普極有可能不再願意承擔台灣的「防衛責任」,台灣牌總有打盡的一日,竭澤而漁總有乾涸的一天。上周特朗普在「和平統一」解決台灣問題上的隱晦表態,反映了他在台灣問題上的複雜態度。他心裏想着要開出什麼條件?現時是欲語還休未開言,猶抱琵琶半遮面。

中國是否會同意直接與美國談判解決台灣問題?中國官方的立場是一貫而明確的。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三番四次明確表示:解決台灣問題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這一立場重複強調,表明中國不會將台灣問題列為與美國或其他外部勢力談判的議題,也不會允許外部力量介入解決台灣問題。

國際社會對台灣問題的反應不一。大部分國家(尤其是全球南方)支持中國維護領土完整,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另有一些西方國家採取類似美國的曖昧立場,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反映出台灣問題的複雜性。

總而言之,儘管美國可能試圖將台灣問題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但中國始終堅持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干涉。中國不會直接與美國談判解決台灣問題。台灣問題的內部解決,應當通過兩岸和平協商,建立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北京充分尊重台灣人民的意願,致力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策略。至於特朗普,如果試圖從外部進行干涉,甚至妄圖以武力威脅,北京就不得不拍案而起,直面質問他,究竟美國在想些什麼?請講清楚。

中國耐心尋求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承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中國的立場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中國一直致力於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議題。中美關係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經貿、科技、軍事等複雜議題。為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為了拆穿美國的陰謀詭計,讓全世界清楚知道美國怎樣踐踏國際間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的原則,這樣的話讓特朗普把他心裏面的想法和盤托出,然後予以嚴詞駁斥,這樣做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統一台灣可以用何種方式?網上媒體眾說紛紜,認為可以考慮毛主席在遼瀋和平津戰役中的奇謀,或會是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美國政府「以台制華」,台灣當局「倚美謀『獨』」,互相扯貓尾的策略,現在全球皆知。北京方面,因為兩岸民眾是同胞骨肉,不欲動武達成統一。美台勾連的策略雖早已看破,如不動武,暫似無計可施。如何破局?兩岸統一這條路怎樣走?或許答案在「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中可以找到。不是在武統或和統之間二選一,而是武統加和統:逼統。

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的奇謀是「久困長圍」和「圍城打援」。軍事包圍與經濟封鎖,分別將長春和北平圍成一個「孤島」。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喊話,更是攻心之舉。最終,這兩個城市都和平解放。

長春和北平在這兩個戰役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運用到解決台灣問題上,首先就是「圍困」起來。現在要把台灣久困長圍起來不難。解放軍完成環島封鎖,已有充分準備。外部勢力要想干預,解放軍亦已有拒止打援的能力。

「久困長圍」是軍事手段之一,還需政治、經濟、外交、輿論等各方面配合。通過綜合手段施壓逼統,應該是解決台灣問題的秘訣。具體怎樣做,不是我們可以妄議。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幾天前(5月13日)的中拉論壇會場上出現了兩位特殊的客人:海地和聖盧西亞的外交官員。這兩個拉美國家是台灣的所謂「邦交國」,卻來到北京,投奔中國懷抱。後續將有什麼轉變?不用多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無需和美國談判解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