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深化金融開放「互換通」擴容 推30年期利率互換及LPR產品

「互換通」為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增添了新活力。(港交所網頁截圖)

【點新聞報道】人行、香港證監會及金管局今日(15日)聯合宣布,將進一步豐富「互換通」產品類型。包括延長利率互換合約期限至30年;以及擴充產品譜系,新增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參考的利率互換合約。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將陸續上線以上優化措施。業內人士分析稱,「互換通」為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增添了新活力,境外投資者數量、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量持續上升,境內外金融市場聯動進一步加強。

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稱,自「互換通」業務上線以來,業務量持續上升。截至2025年4月底,20家境內報價商與79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1.2萬多筆,名義本金總額約6.5萬億元人民幣。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點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年來,「互換通」的發展滿足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對於人民幣利率風險管理的訴求,投資者參與數量與交易量上升,並對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資產形成利好,「過去一段時間,隨着內地廣譜利率的下行,超長期債券的配置需求增長,此次「互換通」產品類型的豐富也有助於更好地匹配投資者需求。」

明明談到,從更為宏觀的維度看,「互換通」進一步完善了內地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體系,從股債等基礎資產開放延伸到風險管理工具,也提升了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過,明明也指出,「互換通」仍需在監管協調、市場流動性、技術對接、法律合規等方面進一步優化舉措,如在推動監管協同與規則互認、適度放寬合格境外機構准入、優化兩地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進一步改進。

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區金融市場及戰略客戶主管曾繼志表示,自兩年前「互換通」啟動以來,兩地監管機構持續推出擴容措施,展示出中國促進內地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隨着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增加境內人民幣債券的配置,他們對通過衍生品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需求也持續增加,「互換通」大大方便投資者參與內地人民幣利率互換,更有效管理相關風險。相信隨着國際投資者加快提升資產配置多元化、分散資產風險,外資對中國在岸債券的配置長遠會保持升勢。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亦指出,「互換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便捷的人民幣利率風險管理工具,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對沖利率風險,從而增強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信心和意願。此外,這一機制還強化了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進一步加強兩地金融市場的聯繫和融合,提升了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點新聞記者李暢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深化金融開放「互換通」擴容 推30年期利率互換及LPR產品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