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根據政府統計,65歲及以上人口已佔全港人口總數逾20%,至2039年更將攀升至31%。香港乃至全球正面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挑戰,對老年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香港嶺南大學的「健康及社會服務管理」本科課程在相關背景下,今年每學額有約35人競爭,異軍突起成為本地升學熱門選擇。嶺大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系主任陳漢輝教授表示,希望該課程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外,更能以宏觀視角了解社會所需,用實踐解社會所急。
陳教授透露,「健康及社會服務管理」課程今年一年級目標招收8個本地學生,截至目前,該課程於JUPAS有283個Band A的申請,平均每學額有35人競爭,是嶺大今年競爭最激烈的課程。香港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尤其在疫情後,無論是政策或學術研究對健康管理議題愈發關注,不少學生敏銳察覺到社會服務、銀髮經濟等產業發展空間急速增長,因此決定投身相關行業。他又提到,有畢業生對師弟師妹就課程的分享回饋,可能也是今年吸引如此多學生報讀的原因之一。

背靠研究中心 理論實踐雙結合
相比其他學校開設的類似課程,「健康及社會服務管理」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銜接。除教授健康、社會服務及管理範疇的基礎知識,實務性的教學也必不可少,比如有籌款、項目評估等貼合現實行業工作的內容。課程重視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包括有一科會幫助同學配對不同的非牟利組織或其他健康及老年服務相關機構,於實習工作中實踐所學。課程更考慮將來與大灣區進一步整合交流後,為學生提供在大灣區實習的機會,以便發掘更大就業空間。
陳教授強調,「這門課程不僅提供專業知識,更培養學生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宏觀視角。」學生將在課程中學習,以全球視野了解不同地域的健康或醫療體系。另外,為回應近年社會服務發展趨勢,課程也將目光投向如何應用樂齡科技等創新途徑幫助有需要的社會服務對象,鼓勵學生用開放態度接觸、甚至參與前沿科技發展,優化社會服務及健康管理。

與「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的緊密合作亦是課程值得選擇的因素之一。研究中心多名研究員兼任課程導師,並將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學,高年級學生更有機會作為研究助理參與前沿研究。此外,學校導師來自不同背景,如前中央政策組研究員等,與業界聯繫緊密。學校定期邀請嘉賓舉辦講座,包括前政府高官張建宗、聶德權等,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至制定真實決策。

就業前景
修讀該課程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進入非牟利機構或組織。隨着企業越來越講求企業社會責任,不少學生也加入商業組織實展社會服務所學。政府相關範疇工作,如統計處亦成為畢業生就業目標。
獎學金
以學院獎學金為例,DSE最佳五科達到25分或以上可以每年申請獎學金;如果為23或24分,學生入學時可申請一筆獎學金;如分數為22分左右,學院將提供一筆2至3萬的獎學金。如果是由副學士升讀課程,學院將視乎學生CGPA成績,如3.1或以上(總分4.0)便可申請獎學金。此外,大學及其他機構亦有額外獎學金可供申請。
入學要求
基本DSE分數:332A+33
分數加權:英文、健康、宗教與倫理科獲1.5倍加權
計分標準:Best 5
2024年收生分數中位數(未經加權):18分
面試與否:一般不需要,分數較低但具潛力的學生可能獲得面試機會
(記者:陳藝/拍攝:吳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