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經過兩日高層談判,中美在瑞士當地時間12日上午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互降115%關稅,並建立經貿磋商機制。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達成多項共識,包括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並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是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隨着中美的聲明發布,兩國貿易爭端得以暫緩,筆者則認為,貿易戰仍未完全止息,國家以至香港,必須做好兩手準備,隨時應對再來臨的挑戰以至爭端。
綜合傳媒報道,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徵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此外,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就經貿領域各自關切保持密切溝通,開展進一步磋商。不過,疊加此前特朗普上任後因芬太尼對華加徵關稅的20%,以及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時期對華商品加徵的關稅,中國輸美商品平均關稅仍達到接近50%的水平,有學者直言,考慮到歷史存量,希望美國意識到此前的問題,將關稅拉回原點。
坊間有不少評論指出,今次中美的貿易談判,是我國的重大勝利,從美國一開始極限施壓,正當不少國家都向美國妥協之際,中國選擇了「不跪」,亦適時作出反制措施,美國被斷貨品,又斷原料,加上國內債匯問題迫在眉睫,最終不斷溝通要與中國談判,換來今日的階段性成果。換個角度,如果中國「跪下」,恐怕中美貿易談判,就會變為被美國宰割。
不過,在替國家風骨、行為感到振奮同時,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最主要原因,是美國仍在對中國貨品徵收30%至接近50%的關稅,以美國的「變臉」速度,隨時又可能會針對中國,無理加徵對中國關稅。另外,今日亦有消息指出,關於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價值800美元(約6240港元)或以下的小額包裹關稅,雖然稅率是大降了,但還是由120%,降至仍是偏高的54%水平。現時國家仍會進行的首項工作,可能就是爭取進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各項關稅,而如果美國有心糾正錯誤,就應該完全撤銷不同關稅,以釋出更大誠意。
另一方面的工作或準備,筆者認為是國家以至香港,要加快步伐開拓新市場,撇除隨時變化的國際環境,太依重美國市場,事實證明會為不同國家帶來不確定性,國家以至香港,可以加快開拓東盟、中東等市場;而香港作為內外聯通的國際金融中心,更應該善用自己的制度優勢,與內地企業一同揚帆出海,做大個餅,既開拓出新的市場,同時分散投資以減低「美國風險」。
過去幾日,行政長官李家超正進行任內第二次出訪中東,成果豐碩,例如李家超昨日就宣布,自即日起,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免簽證到訪卡塔爾30天,以取代原有的「落地簽證」安排;卡塔爾國民也可以免簽證訪問香港,為兩地人民往來提供更大便利。他在總結卡塔爾訪問行程時,表示此行強化了香港與卡塔爾商貿網絡,兩地共簽署了35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涵蓋經濟、投資、科技、法律合作以及金融、銀行和資本市場發展等多個領域。我們從過去個多月的關稅戰可見,在全球不確定的情況下,中國為世界帶來了確定性以及穩定,而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以及「超級增值人」,更應該在世界的大變局下,發揮自己的各種優勢,發展自身經濟之餘,亦為國家的進步作出更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