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三代機撐場 飛行員流失 超視距短板 台空軍還剩多少戰力?

【點新聞報道】據中新網綜合台媒5月13日報道,台空軍現役主力戰機約370架,以美製F-16系列和台產IDF「經國」號戰機為主力,但整體技術層級仍停留在三代機水平。其中,F-16系列逾200架,主力為F-16A/B升級的Block20型(2023年完成全部升級),另有66架F-16V(Block20)戰機尚在採購中,預計2026年底前交付台空軍。

時事評論員宋忠平分析,台空軍現役戰機存在多重問題。IDF「經國」號稱台自產,但其對美方依賴強,作戰能力有限。升級後的F-16V雖延壽,但其出勤強度、維護保障堪憂,整體作戰能力大不如前。

圖為台軍向美軍購的F-16V。(台媒)

宋忠平說,F-16V作為F-16系列終結機型,雖採用較多先進技術,「但其再如何先進,也是一款非隱身戰機,作戰能力與隱形戰機完全不在同量級。」即便台方稱66架F-16V在2026年底能全部交付,形成戰力也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島內資深軍事媒體人畢雲皓表示,F-16V雖可配備AIM-120C空對空導彈,但該導彈射程僅約100公里,相較PL-15略遜一籌。

此外,台空軍購自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因停產多年,零部件供應中斷,實際可用數量不足10架,基本退出作戰序列。宋忠平認為,維護保障是其面臨的最大問題,該機型只能待在機庫中,無法大量投入使用。

畢雲皓介紹,當前台空軍的6架E-2空中預警機滯空時間只有4.5小時,且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使其遠程監控能力受到極大限制。

此外,台空軍飛行安全問題近年尤為突出。近五年不完全統計顯示,台空軍已發生11起嚴重飛行事故。僅2022年就發生三起墜機事故:1月11日,一架F-16V戰機墜海,飛行員殉職;3月14日,幻影-2000戰機因機械故障墜海,飛行員跳傘逃生;5月31日,AT-3教練機墜毀,23歲少尉學員遇難。

而就在上個月,台空軍澎湖馬公基地兩架IDF「經國」號戰機更因輪胎癟氣、剎車系統故障先後滯留跑道,導致多個民航航班延誤。有島內輿論指出,飛行員年均訓練時數不足、抗拒高強度訓練的「草莓兵」現象,導致台空軍操作技能與應急處置能力不足。

台空軍飛行員出現的提前「退伍潮」現象,也引起島內輿論關注。2024年,台空軍飛行員退伍率同比上升27%。台灣「聯合新聞網」曾報道,多名年輕飛行員寧願賠付百萬新台幣違約金,也要提前退伍。有輿論分析,高強度任務壓力、民進黨當局在軍中灌輸「台獨」思想引發的牴觸情緒,是人員流失的主因。

更值得關注的是,前民代郭正亮曾披露,台灣中華航空招聘民航飛行員時,報名名單中有大量台軍現役飛行員,很多人都擁有少校、上尉軍銜。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曾警告,最有經驗的少校、上尉這一級的台軍飛行員紛紛提前退伍,這使得未來如F-16V新戰機的操作,都可能面臨飛行員短缺問題。

「台空軍因機型老舊、機體壽命到期、作戰能力局限、作戰體系嚴重依賴美國,疊加飛行員隊伍訓練體系不健全、拒戰情緒等多重因素交織,已難以構建成熟的現代化空軍作戰體系。」宋忠平分析指出。

畢雲皓表示,從近期國際空戰案例來看,超視距作戰體系已成未來主流空戰模式,而這恰是台空軍薄弱之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三代機撐場 飛行員流失 超視距短板 台空軍還剩多少戰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