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近日透露,市建局早前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旨在將土瓜灣沿海區域打造成配套完善的「東維港灣區」。土瓜灣沿海一帶在舊區更新的推動下,潛力漸顯,具備發展優質海濱和海灣的條件。
然而,目前土瓜灣海濱存在三處「斷裂位」,影響市民的休閒體驗以及海濱的發展。海心公園對開的魚尾石,原本是特色景觀,可是由於周邊沒有合理連通,市民難以輕易地到達那裏觀賞。翔龍灣對開臨海煤氣設施,屬於私人業權,並且出於安全考慮而不對外開放,截斷了海濱空間,市民散步到這裏時需要繞路。青洲英泥碼頭由於設施布局以及使用性質的原因,與周邊海濱銜接不順暢,阻礙了海濱長廊的連貫性,市民無法在這裏順暢地通行和休閒。這些「斷裂位」,成為土瓜灣海濱整體發展的障礙,亟待解決。

在城市發展越來越注重可持續性的背景下,市建局對土瓜灣的規劃具有重要意義。從環境角度來看,對土瓜灣對開約348公頃三角型水體及周邊區域的整體規劃,將促進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透過構建「海—岸—陸」一體化發展模式,實現自然生態與城市建設的和諧共生,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在社會層面,多項措施聚焦民生福祉。舉例來說,當局計劃興建行人板道或增建登岸台階,以打通「斷裂位」,並打造不少於25米寬的多元化海濱廣場,加強內陸與海濱的連接,方便市民直達海濱,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度。與此同時,當局研究水體發展,引入親水及休閒體育活動,豐富市民的休閒娛樂選擇,提升生活質素,促進社區活力與凝聚力的提升。此外,隨着港鐵屯馬線、中九龍幹線等周邊交通網絡的完善,以及土瓜灣道的擴闊工程,不僅改善交通擁堵情況,還強化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帶動人流,促進社會經濟交流與發展,為居民創造更多就業與發展機會。
在公司治理方面,市建局委聘顧問公司從宏觀角度進行規劃研究,體現了科學決策、專業管理的治理理念。此外,《2024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草案》的通過,為項目推進提供了法規保障,讓市建局在運用海港資源、提升海濱功能時有法可依,確保運作規範。
市建局對土瓜灣的發展規劃,是對ESG理念的生動實踐。透過環境優化、社會福祉增進以及科學治理,有望將土瓜灣構建成一個集休閒娛樂、旅遊、商業和住宅於一體的活力灣區,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積極力量,也為其他城市的區域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ESG實踐範例。
(點新聞實習記者張雨辰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