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5月10至11日 ,中美經貿高層首輪線下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方經貿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和美方經貿牽頭人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兩日內進行多輪會談,中美雙方今日(12日)發表聯合聲明,大幅互降關稅。
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提到:美方承諾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徵的共計91%的關稅,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對中國商品加徵的34%的對等關稅,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徵90天,保留剩餘10%的關稅。相應地,中方取消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共計91%的反制關稅;針對美對等關稅的34%反制關稅,相應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剩餘10%的關稅予以保留。中方還相應暫停或取消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筆者認為,中美能在周末兩天取得如此大的進展,得益於我們近期的組合拳、稀土等稀有金屬出口管制會議、拒絕接收波音飛機、6月到期必須處理的6萬億美元國債等等,以中國為代表的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國際經濟貿易秩序的大國,用實力硬剛,讓特朗普不得不妥協。
中美對等降關稅 帶動資本市場情緒
中美周末談判達成重要共識,樂觀情緒在資本市場立即體現,美國股指期貨上漲,周一上午,標普500指數期貨、道瓊斯期貨合約、納斯達克期貨合約均漲超1%,特斯拉、亞馬遜分別漲4%、3%;美元走強,10年期美債利率下跌;亞太股市方面,恒生指數午間收盤漲0.93%,恒生科技指數漲1.9%,日本、韓國股市也是高開。
聯合聲明發布後,恒生指數直線拉升,一舉突破23600點。
由此可見,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巨大,全球主要國家都在關注中美經貿高層的周末會談,特別是資本市場更是需要中美和談達成共識來沖淡特朗普關稅利空,以此來刺激低迷脆弱的市場。
國際局勢突變也是重要誘因
筆者認為,中美能在首輪會談中取得重要共識,與以下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件密切相關,包括:中俄發布聯合聲明聯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世界秩序;即將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停戰談判;印巴克什米爾衝突,導致印度損兵折將;北京將於5月13日舉辦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底將赴馬來西亞出席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峰會。中國的合縱連橫布局已經在快速實施中,極大可能和除美國以外的國家一起,維持WTO這個被各國均認同的國際貿易秩序。
美國國內壓力巨大 特朗普無從招架
從美國來看,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已經40多天,一個正式協議都沒有簽署成功,唯一被特朗普稱為「歷史性」突破的英美協議,也只是個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協議;特朗普面臨着國內的巨大壓力,特別是波音飛機中國拒絕接收;特朗普的大票倉生產大豆的美國農民,大額訂單被巴西拿走;股債匯雖然不再三殺,但持續低迷;缺乏稀土的美國芯片、飛機、導彈庫存耗盡;6月即將到期的6萬億美元的美債將如何延期,這些問題讓特朗普焦頭爛額,急需用一個大利好來對沖壓力。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以及美國國內壓力下,特朗普來講最容易做的就是關稅讓步,中美和談。
特朗普選擇了認慫促成中美經貿高層線下會談,達成對等降低關稅的聲明。
印巴衝突 中國軍武一騎絕塵
上周,印巴在克什米爾的衝突,GDP不到印度10%的巴基斯坦,竟然用四代機殲10C等戰機、紅旗9一起系統作戰,短時間內打掉3架法國4.5代的「陣風」戰機、1架米格-29戰機、1架SU30戰機,以及數百架無人機。這個成果震驚世界,生產「陣風」戰機的法國達索公司股價下跌、生產殲-10的成飛股價大漲。
這款被譽為歐洲的主力戰機,號稱4.5代戰機冠軍的「陣風」戰機,印度採購價格每架接近2.5億美元,擁有大量的市場訂單,沒想到的是,竟然被中國的4代戰機打下來,並且打下來多架。
據說印度已經準備賴掉拖欠法國達索公司的約55億美元的飛機尾款,如果傳言成真的話,達索公司所面臨的不僅是股價下跌,而是公司是否能生存下去的危機,這個賴賬估計是法國所不得不面對的噩夢。
在印巴衝突中,立功的是殲-10C,只是四代戰機,在殲-10的後邊還有殲-11、殲-16、殲-20、殲-35,我們的六代機殲-36已經試飛,這些戰機的性能遠遠超過本次立功的殲-10C。
美國、歐洲從這場短暫的印巴衝突中,看到了中國軍事武器的實力和水平。筆者估計,信奉拳頭的特朗普,已經在重新評估中國軍隊的戰鬥水平,印巴衝突,印度打敗,也是促成特朗普讓步的因素之一。
中俄聯手維持二戰後秩序
過去一周,俄羅斯慶祝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一起發表聯合聲明,將中俄關係提升到新的歷史高度。習主席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力量。中俄兩國有足夠能力、定力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只要中俄兩國攜手,世界秩序就亂不了,霸權主義就贏不了。」
巴西總統盧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等30個國家領袖也同奔赴莫斯科,參與閱兵和慶典。俄烏衝突已經3年多,在特朗普上台以前,美國前總統拜登和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發起幾萬項制裁,試圖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從本次慶典來看,美國孤立俄羅斯的戰略基本失敗。
歐洲領導人前腳剛走 後腳俄烏要和談
俄羅斯慶祝衛國戰爭勝利的時候,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等歐洲領導人齊聚基輔,表達對基輔的強力支持,試圖依靠歐洲的剩餘力量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歐洲領導人萬萬沒想到,普京在5月11日凌晨發表聲明,提議俄羅斯烏克蘭兩國5月15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無條件談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積極回覆兩國會談,期待俄烏實現全面持久停火,他將赴土耳其與普京會談。前腳還在對抗,後腳就要握手和談。歐洲領導人情何以堪?
不管怎樣,中美首輪深入交流會談,取得實質進展達成重要共識,發表聯合聲明,對等降低關稅,差不多一夜回到「解放前」。今天回望這40多天才發現,世界第一的美國和世界第二的中國互加關稅,40天後互降關稅,受傷的卻是歐盟、日本、被巴基斯坦胖揍的印度,以及其他秒跪的國家和地區。
筆者明白,特朗普是個善變的人,說不定哪天不開心,就推翻今天的聯合聲明,但是不管後續怎麼發展,在6萬億美元美債沒有解決之前,特朗普不會輕舉妄動,可以給了市場以喘息修復機會。
中美妥協,響應了全球期待、美國業者和消費者的呼籲以及維護了中國利益,這對動盪不安的世界來講,是個好消息。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