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劏房租管實施逾三年,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今日(11日)發布調查報告,發現有業主違規加租10%以上,而且涉及濫收水電費。考慮到有超過75%受訪者在懷疑業主違反租務條例的時候選擇啞忍,協會促請政府主動執法,保障租戶,以免條例變成「紙老虎」,無法發揮預期效果。
社協於1月至3月期間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165戶不適切居所住戶,當中受訪者的收入水平跌至近5年的低位,整體住戶平均月入中位數為8900元,劏房租金開支佔該入息48.8%的高位,較5年前大幅攀升近10個百分點,反映租金水平遠超基層家庭的負擔能力。
從調查結果,社協留意到,劏房需求殷切,加租金額中位數由去年200元輕微地增加至250元,更有3.8%受訪者的加租幅度已經超過現行法例的10%上限,意味着涉事業主很可能違法。至於其他租務開支,受訪者指業主按水費單收費的比例,由2022年實施相關規定時的15%,增加至34.5%;按電費單收費的比例,亦由同期的5%上升至32.1%。儘管數據顯示條例發揮作用,但大多數業主依舊照常額外收水電費,相關行為令人髮指。

租戶盧小姐憶述,上一任租客租金4000元,當時業主有意加租,開價至4500元,後來到簽約時再被加租200元,嘆自己尚未正式租住就被先後加租兩次,期望政府為劏房租管增設起始租金,幫助弱勢社群。同樣是劏房租戶的Kelly,則提及業主經常開天殺價,又使用不同手段迫使租戶就範。例如,有次房間滲水,家中有嬰兒需要照觀,業主藉故維修,任由師傅自由進入,並建議她們搬到旁邊的分間單位,簽署新的租單。

社協認為,現時條例的保障力度明顯不足,促請政府在兩年內立法規管分間單位的「起始租金」,並納入條例規管範圍之內,規定年租金收入不得高於差餉物業估價署租值的120%。協會又建議,訂立定期檢討機制,每兩年修訂,確保條例內容與時並進,同時政府要提升差餉物業估價署相關專責主動的職能,加強執法主動性,定期上門抽查。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