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由香港大學樂容舞團攜手中國學生學者(香港大學)聯合會、香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的「韶光」中國舞年度匯演,日前在港大莊月明文娛中心劇場舉行。今次匯演通過30餘支舞蹈及音樂作品,融合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及現代藝術元素,呈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的時空對話。北京舞蹈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專業院校嘉賓助陣,近150名觀眾共賞盛宴。
古典舞篇章以群舞《醉春風》拉開序幕,11位舞者執扇翩躚,將盛唐春色凝於舞步。李佩茵的《紅艷凝香》、學員班群舞《清平調》以詩詞入舞,盡展大唐雍容氣象。李婉瑞的《花供今朝》、龍海雲的《醉花蔭》則用肢體語言詮釋宋代靜雅之美。沈泓杉的《點絳唇》摹閨秀初妝,陳伊嫚的《行雲令》訴徵人離歌,漢代昭君《秭歸》戲水與北朝侍女《飛鳥髻》形成時空對照。敦煌主題作品《絲路·升蓮》《胡旋·入畫途》以空靈禪意重現絲路遺韻,舞蹈短劇《兩情相憶·彩書怨》更以創新形式演繹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的傳奇人生。

民族舞板塊異彩紛呈:林瑜欣的朝鮮族舞《追昔》如幽蘭吐芳,張涵墀的哈薩克族《黑走馬》奔放豪邁;姜牧含傣族舞《月之花語》以婆娑花影寫意自然,趙容萱蒙古族舞《遠方》以柔身丈量天地。特邀嘉賓楊驍晟棋、梁知行獻演藏族舞《太陽總在左邊》,以肢體語言探討親情羈絆;袁文慧原創蒙古族舞《胭脂烈》則以剛柔並濟詮釋遊牧女子的烈性風華。維吾爾族群舞《晨曦中的玫瑰》更將西域女子的嬌俏展現得淋漓盡致。

西方芭蕾與現代舞帶來跨文化碰撞:白子怡《歸》抒寫鄉愁,姜牧含、林瑜欣原創當代舞《一葷一素》以餐桌意象演繹親情故事。陳文沛、王芊惠3支芭蕾舞《葛蓓莉亞》《畢業舞會》《天鵝湖西班牙舞曲》以異域風情點亮舞台,或俏皮詼諧,或浪漫奔放。

梁知行獻演原創彝族舞《彝》,以粗獷舞步再現刀耕火種的生活圖景;Unbounded Dance Studio《時候》《花月成雙》以古風爵士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破壁對話。互動環節中,觀眾在梁知行的帶領下共舞《美麗中國》,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頒獎儀式上,《黑走馬》《胭脂烈》《一葷一素》《彩書怨》獲最佳編創獎,《如夢令》《紅艷凝香》《晨曦中的玫瑰》摘得最佳服裝獎,《一葷一素》《太陽總在左邊》獲最佳技巧獎,王芊惠、周禹含、周穎芯獲最具潛力獎,《點絳唇》《月之花語》《葛蓓莉亞》《太陽總在左邊》和群舞《醉春風》獲最佳表演獎。評審團從角色塑造、空間運用等維度進行了專業點評。
匯演在《江天曉》的婉轉旋律中落幕,多所高校學聯、中科健康國際等機構鼎力支持。樂容舞團總監解頤表示,團隊將繼續以舞蹈為媒,傳承中華美學,譜寫國風新篇。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讓傳統舞韻在香江之畔煥發新生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