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解讀|專家:穩匯率目標獲良好階段性成果

一季度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去年末升值1%左右。(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今日(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一季度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去年末小幅升值1%左右,跨境資本流動相對均衡。4月以來,儘管面臨較大的外部衝擊,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略有貶值後目前已回升到7.2元左右。分析稱,前期因美對華極端關稅,以及中國出口下行風險加大而引發的人民幣貶值過程已基本結束,「『穩匯率』目標獲得良好的階段性效果。在中國經濟平穩運行、宏觀政策持續加碼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記者留意到,3月初至4月中旬,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落地,期間美元指數從2月末的107.6跌至4月21日的98.3。同一階段,由於特朗普政府本輪關稅主要針對中國,中國出口前景遭遇不確定性的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承壓。特別是4月上、中旬,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在美元指數回落背景下,仍貶值約0.4%,一度跌穿7.35關,創「811」匯改以來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近期美國關稅政策態度的邊際軟化,人民幣兌美元罕見地與美元指數同步走強。市場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拉升,5月5日離岸匯價一度升穿7.2關,5月6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盤收漲近500點,在岸、離岸匯價均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

政策有效對沖人民幣韌性足

華福證券首席宏觀及非銀分析師秦泰提醒,隨着美國關稅政策的邊際緩和,4月2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罕見的「同步升值」。5月2日當周,美元指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單周均上漲0.6%,分別收於100和7.257。他相信,前期因美對華極端關稅,以及中國出口下行風險加大而引發的人民幣貶值過程已基本結束,「『穩匯率』目標獲得良好的階段性效果」。

「當前美國關稅稅率水平遠超中美貿易摩擦1.0時期,加之美國裁員、財富效應等衝擊,中期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不容小覷。」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分析,中美貿易摩擦1.0時期,美聯儲面對美國經濟的走弱、市場的震蕩,曾在2018年末選擇政策轉向,美元亦隨之走軟,「本輪貿易摩擦中,美聯儲降息節奏或有所前置」。與此同時,市場對特朗普「孤立主義」以及美國債務可持續性問題的憂慮,或將弱化美元的避險屬性,並推動美元進一步走弱。

展望後市,趙偉預計,在美國經濟衰退,以及資金向非美市場外流環境下,美元走勢或延續弱勢,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貶值壓力將相對緩和。此外,市場前期對關稅衝擊可能有一定的高估,由關稅因素引發的匯率「超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他並指,人民銀行有能力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且2023年以來中國已積累了約1239億美元的待結匯資金,加之中國宏觀政策的有效對沖,中國經濟有望展現更強韌性,並支撐人民幣匯率的韌性。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報道)

相關閱讀:

一季度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 離岸人民幣升值近1%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解讀|專家:穩匯率目標獲良好階段性成果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