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下同)行長潘功勝今日(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五年期以上首套房貸款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調整。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馬泓向點新聞表示,央行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25個基點,調降五年期以上首套房貸款利率,並調降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0.1個百分點,兩項利率合計下調35個基點,有助於直接降低居民購房成本,「市場持續期待的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目標有望加快實現」。
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7%,跌幅較去年末顯著收窄。此外,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增加75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創2022年以來單季最大增幅。
馬泓坦言,從上述數據變化看,去年三季度末出台的一系列房地產領域支持政策,對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起到較明顯的促進作用,商品房庫存水平亦逐漸從高位回落。他測算,若以組合貸款商業住房抵押貸款與公積金貸款額度各100萬元,貸款期限30年、「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計算,此番利率調降後,30年的月供累積可減少6.76萬元。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同一場合介紹,目前商業銀行審批通過的「白名單」貸款增至6.7萬億元,支持了1600多萬套住宅的建設和交付,有力保障了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供了重要支撐。
馬泓分析,從「白名單」貸款規模看,各地金融機構正從住房金融供給端持續發力,支持房企存量信貸業務合理展期,此舉一定程度可滿足開發商融資需求,緩釋房企流動性風險。他預計,各地商業銀行料快速跟進央行政策,逐步調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進一步支持居民部門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釋放。此外,央行也會繼續延長並落實房地產「金融16條」支持政策,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和加快商品房市場向供需平衡方向運行。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