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解讀|專家:對沖外部衝擊適時降準穩預期

央行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行長潘功勝今日(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約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長期流動性;同時,階段性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降至0%。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研院院長連平向點新聞表示,美對華加徵高額關稅,不僅將令中國外貿受到較大衝擊,也會加劇金融市場波動,及時降準可釋放更多流動性紓解衝擊,更好穩定市場預期。他相信,年內存款準備金率仍有繼續下降的空間,「三季度或還有0.25至0.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

美對華畸高關稅,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構成衝擊。連平估算,美國對中國關稅稅率每加徵10%,中國出口或下降2%至2.5%,在對華關稅未能減免前提下,今年中國出口增速或下滑,明年出口增速可能進一步下降。隨着出口受阻,中國的消費、投資、股市等也會出現連鎖反應。

在連平看來,及時降準有促進內需恢復,加快結構調整等多重作用,今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料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充足的市場流動性,「適度寬鬆」基調也應體現在降準這一方面。從宏觀角度看,降準釋放的更多流動性,可滿足當前投資消費擴張與信心修復的資金需求。

緩釋系統性金融風險

至於微觀層面,連平補充說,降準可增強貨幣創造功能,發揮更大的貨幣乘數效應,有助於加快對國家重大建設、普惠金融、中小微民營企業、房地產、消費市場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速度。此外,降準亦可增強對股市、債市的資金供給能力,支持財政發力與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緩解部分民企、房企、中小型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的流動性緊張問題,緩釋系統性金融風險。

「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動須服務於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連平指出,理論上看,存款準備金率似乎可以更低甚至降至接近0%的水平,若出於審慎考慮,央行可留有一定「緩衝區」,即將存款準備金率水平維持在3%至5%區間。此番降準前,中國的商業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6%,降準0.5個百分點後,仍有一定的下調空間。

展望未來,連平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至少還有2至2.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不過,2025年全年,中國實際總的降準幅度以0.75至1個百分點為宜,可釋放更多中長期資金滿足市場需求,三季度央行還有0.25至0.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

(點新聞記者倪巍晨報道)

相關閱讀:

央行宣布降準降息!

央行推出三大類10項措施 支持穩市場穩預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解讀|專家:對沖外部衝擊適時降準穩預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