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中東致力經濟多元 港藉優勢顯身手

范婉兒表示,卡塔爾和科威特近期對亞洲的投資興趣大增。

為拓展中東商機,行政長官李家超將在周六(10日)率領香港及內地50多名商貿代表,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引起各界對中東的關注。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因應地緣政治,這兩個國家對亞洲投資興趣大增,尤其是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發明量達全球七成,很符合這兩國對人工智能(AI)的需求。同時,香港具備資金自由進出、貨幣穩定等優勢,全球對內地投資有三分二經香港進行,故中東企業可在港找到各項內地機遇,而內地亦視香港為走出去首要平台,令香港成為中外資金交匯點,充分發揮好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為了解中東商機,近期該局研究部派員到科威特及卡塔爾訪問。范婉兒表示,美國大幅加徵關稅,令市場反思不應太倚賴一個市場,由以往投資很重視歐美市場,改為現時看重亞洲,且科威特及卡塔爾均大力推動經濟多元化,希望發展更多能源以外業務,亦十分重視可持續發展。

卡塔爾基建出色 吸引港商投資酒店

談及科威特及卡塔爾情況,范婉兒指出,卡塔爾在2022年舉行足球世界盃後,基建十分出色,有利吸引外資到當地投資,亦令其旅客數目多於該國本地人口,因而吸引香港一些地產商投資當地酒店項目。科威特則曾因國會爭議,令很多大型基建項目無法如期落實,出現很大延誤,但該國去年解散國會,當地普遍認為此舉或令發展加快。

范婉兒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因素,兩國在貿易、投資及金融上,對亞洲區更有興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資企業已參與兩國的基建項目,而香港則強於項目設計、項目管理,故大有可為。再者,中資企業走出去時,在合約方面,往往未必懂得好好保障自身利益,而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很國際化及水準高,可為中企提供支持。

科威特方面,該局經濟師(亞洲及新興市場)張家熙表示,科威特致力發展非石油業務,2016年至2023年期間,非石油佔該國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的比重,已從43%上升至50%,當中以金融業發展較佳。值得留意的是,2023年中國是科威特最大的貿易夥伴,佔貿易總額約五分之一,而近年積極出海的內地車企,在當地頗受歡迎,是科威特入口最多的內地產品。科威特《阿拉伯人》報評論曾指出,內地汽車在其較高性價比的基礎上,結合新技術運用以及適合本地市場的設計,在當地贏得消費者的口碑,也獲得經銷商的青睞。至於香港,去年與科威特的貿易額為2.4億美元,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中排名第五。

科威特大興土木 商機處處

中長期而言,科威特提出「科威特2035願景」計劃旨在成為區域金融和貿易中心,冀提高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能力,亦大力推動私營經濟,希望到2035年有四成經濟由私營公司推動,為推動此目標,更讓私人企業可參與基建項目。再者,該國正大興土木,為香港公司帶來不少機遇,例如顧問服務、管控工程進度、提供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的方案。資訊通信技術與科技方面,該國加強先進技術解決方案在能源和建築領域的應用,為香港在數碼服務供應、軟件解決方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上,提供不少機會。

卡塔爾拓非石油產業 旅遊金融潛力大

卡塔爾為中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國家,長期以來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支撐經濟增長。然而,近年該國推動經濟多元化,積極發展金融、物流、旅遊和數字經濟等產業,減少對能源產業的依賴。香港貿發局經濟師(亞洲及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羅宗熙表示,卡塔爾推動經濟轉型而發展的產業,不少屬香港強項,可為香港企業帶來很多機遇。

兩地貿易額六年增四成

羅宗熙指出,卡塔爾正大力拓展非石油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由2021年的61.3%,升至2023年的66.7%。其中,金融及保險、建築、批發和零售、房地產等均發展理想。至於卡塔爾與香港貿易關係,過去6年兩地貿易額增長逾四成,去年達16億美元,而卡塔爾是香港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第二大貿易夥伴。

貿發局報告指出,卡塔爾近年逐漸增加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內地、印度和日本)的投資。香港作為內地的國際金融門戶,可吸引更多卡塔爾資本,特別是在金融科技、綠色能源和基礎設施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卡塔爾發布「2030國家願景」第三版明確了幾大發展重點,包括:經濟多元化,特別是減少能源依賴,發展高增值產業;提升勞動力生產力,培養科技與高端製造業人才;數字化升級,推動政府服務;醫療和金融科技轉型;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和吸引國際人才定居。

同時,卡塔爾亦大力拓展物流及旅遊,而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物流實力雄厚,若與卡塔爾加強合作,可創造很多商機,而香港的旅遊業十分發達,料雙方具很大發展空間。金融方面,香港是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能提供全面的人民幣計價金融服務,包括清算、結算、融資、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等,且在數字化及金融科技上實力出眾,兩者合作前景樂觀。

中東消費力強 鍾情色彩鮮艷產品

對於很多人而言,中東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外界普遍印象是富甲一方的產油國。香港─中東經貿協會副會長俞國偉表示,中東富裕國家消費力很強,對產品的要求亦與歐美發達國家相若。然而,中東消費者在產品顏色選擇上,與西方國家有很大差別,特別鍾情鮮艷的顏色,暢銷貨多為金色等明亮顏色,這往往是外界忽略之事。因此,他認為,港商應多參加訪問團,以增加對當地的了解。

俞國偉任職的公司,出口家電往中東地區已20多年,因而十分了解當地消費文化。他向《大公報》表示,中東的富裕產油國擁有很強的消費力,甚至可以說是「豪爽」。「中東產油國的人好有錢,消費者對喜歡的產品可以一擲千金,但他們對產品要求也很高,加上當地人很了解世界潮流,會要求產品與歐美同級;但與消費者不同,進口商亦會討價還價,所以中東市場有得做,但要花一番心思。」

俞國偉表示,很多香港企業習慣做歐美市場,但中東的審美眼光與歐美大為不同,必須要花時間與中東公司好好打交道,深入了解當地人的喜好。舉例說,西方消費者往往不大接受金色產品,但在很多中東地區則屬優先之選,這些都是港商難以理解之事。因此,他建議,港商應多參加香港─中東經貿協會、貿發局及各商會的考察團,親身體驗當地消費文化及建立人脈。

尊重當地宗教 避免觸犯禁忌

另有商會人士指出,很多港商都對中東感到陌生,建議透過當地華商會及中國駐外使館的經濟貿易處了解詳情,避免「踩坑」。他舉例說,科威特及卡塔爾均為伊斯蘭國家,但香港人對此了解甚少,容易出現問題。營商文化上,以卡塔爾為例,當地人很重視人際關係,要投入時間和精力與當地合作夥伴、客戶及政府官員建立良好關係。他分享說,當地人喜歡在咖啡館一邊喝咖啡或茶,一邊抽水煙,一邊高談闊論,港商必須保持耐性及願意花時間飲咖啡。

同時,伊斯蘭教禁酒和豬肉,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話題,亦要充分尊重宗教,並配合相關月份和活動,例如在齋戒期間,政府部門和營業場所會更改上班時間,均要注意及提前做好規劃。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東致力經濟多元 港藉優勢顯身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