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美國早前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已「滿月」。目前,相關政策對於港股市場的衝擊正呈現「短期衝擊減弱、中長期影響待察」的格局。富途證券高級副總裁朱楨在接受點新聞訪問時指出,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關稅政策對港股的短期衝擊已基本消化,但中長期影響仍需關注貿易談判進展及市場結構性變化。
關稅政策邊際效應遞減 港股展現韌性
朱楨提到,在此次關稅戰中,中國在對美貿易戰中表現沉穩,大幅減輕了關稅戰對全球股市的影響。而內地推出的擴大內需、科技自主可控等政策組合拳,亦有效對沖了關稅對出口產業鏈的潛在衝擊。
踏入五月,在關稅陰霾漸減背景下,港股市場或迎來利好。數據顯示,四月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環比增長15%,朱楨表示,這反映內資對港股市場的信心。結合企業來港上市的趨勢利好,預計今年港股市場將跑贏大部分股票市場。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以來,尋求赴港上市的企業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生物科技、新消費、硬科技等領域優質標的加速集聚,將進一步提升港股市場吸引力。
美聯儲陷兩難抉擇 五月會議或按兵不動
國際市場方面,聯儲局五月議息會議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DW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Christian Scherrmann在最新研報中指出,聯儲局正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最新通脹數據延續回落態勢;另一方面,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二次通脹效應,疊加財政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迫使決策層保持最大限度的謹慎。
Christian Scherrmann團隊預測,五月聯儲局將維持利率不變。不過,聯儲局官員或會釋出對經濟動力信心減弱的訊號。會後聲明對經濟增長的描述可能會轉為「溫和」,但仍會強調勞動市場「穩健」。
對於市場關注的美聯儲降息時點,Christian Scherrmann預計未來12個月內聯儲局將減息最多三次。中期而言,市場焦點仍會集中在通脹上,尤其是關稅是否會引發第二輪影響,例如供應鏈中斷,或需求轉向國內產能較低的行業。料聯儲局至少會繼續觀望,直至經濟活動明顯放緩,以及勞動市場疲弱為市場帶來通縮預期。而上述情況可能會在下半年出現。
避險資產配置升溫 黃金比特幣雙雙受寵
在資產配置策略上,朱楨認為傳統避險工具黃金在地緣政治風險與美聯儲降息預期的驅動下,作為對沖貨幣貶值工具的配置價值更加突出。當前全球貿易摩擦推高市場波動率,黃金與股票市場相關性降低,使其成為分散風險的重要選項。
值得一提的是,朱楨亦將比特幣納入核心配置建議。他強調,比特幣「數字黃金」屬性正在機構投資者中形成共識,市場參與熱情有望進一步提升。隨着美國虛擬貨幣監管框架逐步清晰,新資金持續流入可期。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