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3名女子今日(5日)結伴到城門水塘郊遊,至下午3時許,於城門郊野公園郊遊地點5號場附近遭到猴子襲擊,其中兩人被猴子抓傷。有民安隊人員巡經見狀,協助報案。
兩名分別27歲和31歲傷者手腳受傷,送往仁濟醫院治理;餘下一名同行女子幸無受傷,陪同兩人送院。
遇到猴子滋擾時應該怎麼辦?被猴子抓傷如何急救自保?如何預防猴子滋擾?非法餵飼猴子最高罰萬元?點新聞整理了遇到猴子時的注意事項,快來一文睇清!

遇到猴子時的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如果猴子認為你沒有食物供應,牠們不會騷擾你。如遇到猴子,請保持冷靜及不用慌張,可參考以下注意事項:
·切勿餵飼猴子,讓牠們自行在野外覓食;
·不要在猴子面前進食;
·當猴子靠近時,市民應放慢腳步,與其保持適當距離,且不要靠近或接觸猴子;
·切勿在猴子面前手持背心膠袋,應把背心膠袋放入布袋或背囊之內;
·不可盯視猴子,對猴子來說,四目交接是一種挑釁行為;
·不要向猴子拋擲食物或物件;
·不要發出過大聲響使猴子感到慌張失措;
·不要走近或觸摸猴子,特別是幼猴,應與牠們保持距離;
·如果你曾接觸猴子(或任何野生動物)或其排洩物,請立即用梘液和清水徹底洗手;
·如不幸被咬傷或抓傷,應立即求醫;
·如你發現人身安全受到猴子威脅或有人傷害猴子,請立刻致電999報案求助。如你被猴子滋擾,可致電1823通知漁護署處理。
被猴子抓傷如何急救自保?
- 如在郊外遭猴子抓傷或咬傷,應在5分鐘內盡快為傷口消毒,妥善處理傷口。
- 如身上沒有消毒用品,則應用乾淨的清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 如傷口較深,或位置位於頭頸、軀幹等部位,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的風險亦會相應增加,在緊急處理傷口後應盡快求醫。
預防猴子滋擾的措施
·切勿餵飼任何野生或流浪動物,以免猴子被餵飼的食物吸引而不時走到民居覓食;
·應妥善處理戶外的垃圾或使用可防止猴子的垃圾箱;
·民居附近如種有果樹,應及時收割成熟的果實,避免猴子到來覓食。

被咬傷可能傳染的疾病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神經性疾病,通常在哺乳動物間傳播,人類因為接觸染病動物唾液或抓咬傷口而感染。初期症狀會有發熱、頭痛、或抓咬傷部位的異樣感。持續數天後會出現異常亢奮或恐懼現象。
·B病毒
此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南亞及東南亞的猴類動物。猴子感染到B病毒會引發類似人類感染單純疱疹的症狀,不會致死。但人類一旦感染此種病毒,其致死率超過70%。
·破傷風
被猴類抓傷還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破傷風是一種由破傷風桿菌在人體產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患者先是大量冒汗,咀嚼肌抽搐麻痹引發牙關緊閉,之後肌肉痙攣的現象開始慢慢往下,至頸項、背部、腹部、四肢等多處引起癲癇。而最特別的症狀是因肌痙攣或強烈抽搐而呈現「角弓反張」,即頭與腳跟後屈、身體前弓的狀態;還有因臉部肌肉緊縮,使臉部呈現「痙笑」表情。

餵飼猴子壞處多
有些人以餵飼猴子為樂,更有人擔心猴子在野外捱餓,加以餵飼。但他們察覺不到此舉不但影響猴子,更會為他人帶來滋擾,包括:
·猴子會變得依賴人們餵飼,失去覓食本能;
·使牠們數目過剩,令生態失去平衡;
·失去了懼怕人類的本性,甚至搶奪人們手持的食物或膠袋;
·對鄰近地區的居民造成滋擾。

非法餵飼 最高罰萬元
野生動物禁餵區已擴展至覆蓋全港,任何人如未持有特別許可證而在本港任何地方餵飼野生動物,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000元。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