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大公報援引彭博社、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9日在密歇根州出席大型集會,慶祝其上任百日。儘管民調支持率大幅下滑,特朗普仍自稱為「美國歷屆政府最成功的頭100天」,而「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美媒指出,特朗普帶來的不是「百日新政」,而是「百日亂局」。關稅政策造成的影響已開始顯現,美國經濟或將於今夏出現衰退,企業和民眾因為關稅和通脹怨聲載道;國內政治對立加劇,社會撕裂加深。在國際上,盟友對美國的信任開始動搖,反美浪潮席捲加拿大、歐洲等地,凸顯特朗普治下的美國走向孤立,國際信譽急劇下降。
金融市場動盪 美國今夏恐陷衰退
特朗普混亂的關稅政策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4月以來股市、債市、匯市多次出現大幅下跌,甚至一度出現「股債匯三殺」的局面,表明投資者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投資諮詢公司Wealth Alliance總裁兼董事總經理迪頓說:「特朗普當選是因為『讓美國再次偉大』和『經濟將蓬勃發展』這些承諾,但現在貿易不確定性已經拖累了經濟增長。」
特朗普宣誓就職以來,標普500指數已下跌約8%,創半個世紀以來歷任美國總統上任100天內股市最差表現。4月2日特朗普宣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後,標普500指數在兩天內下跌逾10%,幾天後又因為特朗普推遲徵收部分關稅而反彈。Siebert首席投資官馬利克批評特朗普造成「極端的系統性風險」。美國銀行策略師表示,股市持續反彈的條件不存在。高盛表示,外國投資者已收到備忘錄,自3月初以來一直在拋售美國股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將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8%,較今年1月預測值低0.9個百分點,在發達經濟體中下調幅度最大。
美國投資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警告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於今夏出現經濟衰退。
特朗普執政成績單一團糟

俄烏談判陷僵局
特朗普曾聲稱,他能夠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但顯然並未做到。4月25日,他表示這種說法只是「開玩笑」。特朗普政府近期頻繁向基輔施壓,要求烏方作出領土讓步以換取停火,引起烏克蘭和歐洲強烈不滿。
驅逐移民引發法律戰
特朗普的確開展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行動,但其合法性受到廣泛質疑,且出現合法移民誤遭驅逐、國際學生無緣無故被吊銷簽證等案例。移民、國際學生和民權團體發起多宗訴訟。美國各地的聯邦法官已發布至少19項命令,阻止特朗普政府採取驅逐移民、削減移民安置經費、限制出生公民權等措施。
政府開支不減反增
特朗普讓億萬富豪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但DOGE並未實現精簡政府機構和節約開支的目標。馬克斯隨意裁撤聯邦機構和僱員,導致美國政府工作效率下降,且截至3月底的開支較去年同期增加10%。
關稅推高物價
特朗普競選期間承諾將迅速降低物價,並於4月14日吹噓說,他已經解決了通脹問題。事實上,美國通脹率在2022年達到9.1%的峰值後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特朗普對全球加徵關稅的政策可能再次引發通脹危機。最新民調顯示,近九成美國民眾認為關稅會導致物價上漲。另外,美國食品雜貨價格在特朗普上台後持續上漲,3月環比上漲0.49%,創2022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
關稅轉嫁消費者 民眾怨聲載道
據CNBC報道,特朗普4月29日在密歇根州參加慶祝其上任百日的集會時聲稱,其關稅政策讓許多企業願意回歸密歇根州生產汽車。但他同日簽署公告,允許對進口汽車零部件的汽車製造商進行一定程度補償。有分析指出,這表明美國各界對關稅政策的反對聲浪強烈,特朗普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特朗普的一次讓步並不能消除關稅對美國民眾的傷害。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5個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來最低水平。美國最大、最繁忙貨櫃港口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說,企業受關稅影響而削減進口訂單,洛杉磯港下周入境貨運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下跌超過35%。他指出,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的購物選擇越來越少,物價卻越來越高。
在電商平台上,銷往美國的商品已經開始漲價,美國消費者被迫承擔關稅造成的額外成本。4月9日以來,亞馬遜平台上近千種商品價格上漲,服裝、珠寶、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平均漲價29%。美國物流巨頭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表示,考慮到關稅政策變化,快遞業務需求預計將走弱,國內和國際業務營業收入預計均有下降。該公司於4月29日宣布,今年將削減大約2萬個運營崗位,並在6月底之前關閉73個租用和自有業務網點,以降低成本。
(來源:大公報)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