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易點ESG|大阪世博會倡導的SDGs是什麽?

【點新聞報道】2025年4月13日,大阪世博會開幕。大阪世博會以「讓生命閃耀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為主題,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核心脈絡貫穿始終。日本希望大阪世博會不僅是一場文化與科技的展示,更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實踐的鮮活樣本。 ​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2016年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了17個大項和169個小項。內容涵蓋消除貧困、終結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淨水與衞生、可負擔的永續能源、就業與經濟成長、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消弭不平等、永續城鄉、責任消費與生產、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氣候行動、永續海洋與保育、制度的正義與和平、永續發展夥伴關係等等。SDGs是指引全球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行動綱領,2016年開始在全球推廣,而這個過程被稱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

在大阪世博會,SDGs不再是一個個空泛的口號,為了可視及可觸化的展示SDGs,各個國家切切實實地做出了精彩的實踐。

「日本館」萌趣環導,織就循環永續密碼

「日本館」採用圓形結構,由無數木板組成的圓環象徵生命的循環。這種設計不僅呼應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主題,還透過木板之間的縫隙,模糊了內外空間的界限,象徵着萬物之間的緊密聯繫。建築外觀由CLT正交膠合木環形排列構成,部分CLT在展會結束後將被拆解歸還,重新投入到新的建築項目中,實現材料的循環再利用,完美詮釋大阪世博會「循環共生」的永續哲學。

(圖片來源:Japan Pavilion, Expo 2025)
(圖片來源:Japan Pavilion, Expo 2025)

館內以「從水到素材、素材到物體」的循環脈絡展開敘事:Hello Kitty化身32種藻類坐鎮「Farm Area」,通過可愛造型與互動裝置,生動演示藻類在碳中和與糧食生產中的應用潛力;「Factory Area」裏,哆啦A夢擔任數字導覽員,帶領觀眾領略日本「循環型製造」文化。「Plant Area」中,庫柏力克熊以趣味解說呈現微生物分解廢棄物的「微循環奇跡」,搭配南極「火星岩石」實物展示,將天體探索與地球生態保護巧妙並置。從可再生建築材料到萌趣IP導覽,日本館將SDGs目標轉化為觸手可及的體驗,為永續發展理念寫下年輕化、親民化的註解。

「大屋頂環」:木構巨環,編織綠色共生網絡

出自知名建築師藤本壯介之手的「大屋頂環」,該屋頂建築高12米至22米,直徑約600米,面積約6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遠遠望去,這個巨大的環形建築氣勢恢宏,完美詮釋了大阪世博會「多元而統一」的理念,彷彿在向世界宣告:差異不該成為隔閡,多元更應和諧共生。

(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在可持續發展的賽道上,「大屋頂環」同樣表現亮眼。木材作為可再生資源,相比傳統鋼筋混凝土,在生產加工時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建造過程中還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為對抗全球變暖貢獻力量。下方寬敞的空間可舉辦各類活動,減少了額外建築設施的搭建。漫步在「天空步道」上,綠植環繞,建築與自然親密相擁,讓人真切感受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圖片來源:Expo 2025 Osaka)

「女性館」:破藩籬,綻放「她力量」之光

走進大阪世博會,「女性館」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場館之一!它以「伴隨女性的成長,整個人類也將閃耀共生」為主題,從建築外觀到內部展陳,全方位彰顯着女性在社會各領域的重要貢獻。其建築線條柔美流暢,卻又不失力量感,恰似女性剛柔並濟的特質。

(圖片來源:Victor Picon ©Cartier)

步入館內,展示女性在科學、政治、藝術等領域傑出成就的展區令人眼前一亮。透過實物、多媒體等豐富形式,展區生動講述着女性奮鬥故事,激勵更多女性勇敢追夢。此外,館內還為女性創業者搭建起交流合作、獲取資源的平台。「女性館」的這些設計與舉措,切切實實地為女性提供了展示才華、獲取知識技能以及拓展事業的機會,有力打破了性別壁壘,積極推動着性別平等目標的實現,助力社會朝着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發展。

(圖片來源:Victor Picon ©Cartier)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竹簡傳薪火,共繪綠色發展新篇

在大阪世博園區的中心,一座宛如中華書簡的建築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作為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它佔地約3500平方米,建築外牆上鐫刻的119句漢字詩詞名篇,散發着濃厚的東方韻味。從設計之初到施工建設,再到運營與回收,中國館始終秉持綠色可持續的理念,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

(圖片來源:中國貿促會)

中國館主體採用竹材與鋼結構結合,牆體選用新型低碳固碳竹質產品,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生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館內以「天人合一」「綠水青山」「生生不息」為敘事主線,藉助互動裝置、數字化科技和AI技術,讓傳統文化智慧「活」了起來。「二十四節氣」多媒體動態影像,讓敦煌美學與數字科技跨越時空對話;「綠水青山」展區,則透過一個個真實案例,展現中國在生態保護與社會發展協同共進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將SDGs目標的落實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女性館」打破性別桎梏,到「大屋頂環」引領綠色風潮,再到中國館貢獻東方智慧,大阪世博會的每一座場館,都是SDGs理念的生動注腳。它向世界證明,可持續發展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透過創新與實踐實現的美好現實,更為全球大型活動、城市發展和企業運營,點亮了可持續發展的前行之路。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易點ESG|大阪世博會倡導的SDGs是什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