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刑滿出獄非告一段落 改過自身重在新言行

文/陳志豪

「35+顛覆政權案」中,四位認罪的反對派前立法會議員率先刑滿出獄,再次成為媒體的焦點。筆者注意到,個別媒體,尤其是部分外媒,竟試圖將他們塑造成「抗爭英雄」,從正面的角度大肆歌頌。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過氣政客早已因嚴重觸犯香港法律而受刑,認罪服刑不表示光環加身,而是對法治尊嚴的公正回應。無論其初衷如何,任何顛覆政權的行動終究違反法律規範,而法治之下,罪行終有代價。

在香港這個法治社會,遵守法紀從來不是選擇題。四位出獄者早前已承認觸犯香港法律,服刑不過是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胡亂吹捧他們,只會誤導年輕一代。回顧他們的過去,與其說是為民主理想而戰,不如說是為求選票不惜撕裂社會,為了議席不惜出賣良知,為求利益不惜破壞香港,堅持在一條偏離正軌的不歸路上偷偷摸摸,最後上得山多終遇虎,遭受香港國安法的正義制裁。如今刑滿釋放,其實應促使我們更加警覺:公民社會必須從中汲取教訓,反思過去的路徑,避免未來重蹈覆轍,更不能任由青年新一代繼續遭受極端政治主張所荼毒。

對於這次四位前議員的刑滿出獄,我們不能僅僅以「告一段落」的寬容姿態作解讀,而應從更深的層面思考其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啟示。首先,法律只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出獄並非表示「洗底」,而是對犯罪行為合法懲處程序落實的結果。這幾位前政客,在其從政生涯中,一直鼓吹激進政治思潮,甚至為違法暴力行動撐腰,破壞香港的方方面面,這筆賬是不會那麼容易算清的。

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重大法律相繼實施後,香港已進入撥亂反正、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希望刑滿出獄的反對派前政客意識到,香港已進入新形勢、新階段,香港未來的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經濟建設與發展改革,繼續搞破壞是沒有出路的,也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要是反對派政客們在獄中真能夠深刻反省其錯誤,理應積極投身於香港建設的事業,投身於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真真正正將功補過,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翻身,才是真正的出路。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首席副主席、西貢區議員)

更多閱讀:

「35+串謀顛覆」案4人出獄 羅冠聰乘機「抽水」被鬧爆

35+顛覆案被告出獄 維護國安警鐘要長鳴 議員盼汲教訓展真誠改過決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刑滿出獄非告一段落 改過自身重在新言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