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及「細佬」轉眼已經8個月大,能見證大熊貓寶寶從脆弱幼崽到茁壯成長,每個蛻變的重要階段,身兼「奶媽」的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館長胡綺琪感受極深。她接受專訪時表示,過往一直都是照顧年長的大熊貓,這次有幸照顧新生雙胞胎,看着牠們從只逾百克體重、巴掌大小的「小不點」,變成靈活好動的大熊貓,無疑是一段珍貴經歷,又指家姐及細佬性格迥異,家姐較獨立,細佬則好動愛玩,而牠倆尚有一個月便進入戒奶階段。
「奶媽」見證8個月成長 難忘助排便拍到手累
作為資深大熊貓護理員的胡綺琪指出,照顧成年大熊貓,除每日要精心挑選新鮮而營養豐富的食物作為配餐,以及清潔生活區域外,還需要監察牠們的一舉一動,從飲食習慣到生活狀態,任何細微變化都不放過,以監測其健康狀況。至於照顧幼崽大熊貓,則需要更多的細心與耐心。
她表示,由於盈盈初為人母經驗不足,每次只能照顧一隻幼崽,園方因此只能把龍鳳胎輪流交盈盈照顧,直到家姐、細佬逐漸長大,才讓盈盈「一拖二」同時照顧。
問到照顧大熊貓幼崽的深刻經歷,她表示初生大熊貓幼崽要放進保溫箱,以幫助體溫調節,護理員同時需要全天候監察幼崽的狀態,並要每數小時餵奶一次。此外,幫助幼崽排便是一大難題,護理員需要以人手去輕拍肛門,刺激牠們排便,「有時候需要拍很長時間,手會很累,但我們亦慢慢熟悉牠們排便感覺。」
家姐及細佬逐漸長大,最新體重已分別達17.7公斤和18.5公斤,但會不時浮動,而這對龍鳳胎的性格差異亦逐漸顯現,現時牠們已經學會自己吃盆裏的奶,但常常急於飽肚而「遴迍(笨拙)地倒到自己成身都係」,需要護理員及時幫牠們擦拭乾淨。
憶述佳佳離世感難過
胡綺琪笑言,活潑好動的細佬會配合護理員餐後擦拭,而牠與家姐同樣喜歡玩毛巾,「細佬經常會咬着毛巾不放手,就算幫佢抹乾淨咗都唔肯(將毛巾)給你帶走,我們需要花好多時間去拿走毛巾」,而家姐則不太願意被飼養員接觸。
此外,家姐、細佬的習性上亦有差異,細佬更愛與母親、家姐及人類玩耍和互動,經常會主動到盈盈或家姐身邊玩鬧,對於飼養員的照顧更是來者不拒。家姐則顯得獨立自主,大部分時間喜歡獨自探索周遭的環境,「連媽媽搵牠,牠也不理會。」她表示,家姐和細佬目前仍在成長階段,常常會觀察和模仿母親的行為,例如坐姿和咀嚼等,學習成為一隻獨立的大熊貓。在飲食方面,這對可愛的龍鳳胎還有一個月就會進入戒奶階段,以循環漸進方式進食固體食物,到一歲半左右就能完全戒奶。
胡綺琪又憶述,曾照顧已故大貓熊佳佳,對牠的離世十分難過,「牠是我接觸的第一隻大熊貓,長期相處,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將佳佳視為家人。」佳佳2015年獲健力士世界認證為「最長壽圈養大熊貓」(不分性別),牠於2016年逝世,享年38歲。
「安可」隔門接觸 暫不安排交配
中央政府送贈香港特區的一對5歲大熊貓安安和可可,去年9月落戶香港海洋公園後,度過在港首個繁殖季節,園方安排牠們在後勤相連的房間,隔着閘門進行初次接觸,透過這種保護式互動體驗,讓兩隻大熊貓可以透過氣味、聲音及視覺互相認識,幫助慢慢建立舒適感和建立聯繫,雌性的可可已出現發情徵狀,包括躁動不安和食慾下降等,園方繼續安排牠們會面,但今年暫未安排牠們交配。
海洋公園表示,雌性大熊貓一般會在每年2月至5月春季期間,出現24小時至72小時短暫的發情高峰期,而園方過去一周已為安安和可可安排6次保護式接觸機會,兩隻大熊貓在輕鬆氣氛下見面,期間可可表現好奇,不時向對面空間張望及嗅探,探索安安的氣味。而安安初步觀察新朋友後,則繼續展現其「為食」本色,專注進食。
由於安安和可可來港生活的時間尚短,園方計劃在未來一兩個繁殖季節,繼續通過類似的見面方式,讓牠們適應對方以及逐步增進對彼此的興趣。
雄性的安安來港後體重已增加8公斤,現時達138公斤,顯示其健康狀況良好,至於可可的體重則保持約100公斤,護理團隊會繼續監察可可的行為,並幫助牠在發情期後恢復食慾。
(來源:《香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