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2025年一季度中國消費者消費意願調查報告20日在京發布。報告顯示,在2024年二季度開始消費意願指數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消費意願指數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當前消費者消費意願強度有所加大,未來消費支出溫和回升。報告指出,在總體消費意願偏弱的背景下,消費者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仍較為強勁。比較受消費者青睞的境外遊目的地中,港澳台地區佔16.2%居榜首,且該比重持續提升。
該調查為全國性調查,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和立信數據研究院聯合組織開展,覆蓋一線至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樣本量為5000個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當前家庭經濟狀況滿意度有所回升,預期未來一年家庭經濟狀況可望改善,當前消費者消費意願強度有所加大,消費者信心有望增強,但城鄉消費意願差距有所擴大。消費者認為當前市場消費價格偏高的比重有所下降,對當前消費環境的滿意度出現回升。但仍有超過半數的消費者認為當前市場消費價格偏高,消費者對消費環境的滿意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尚有不小的距離。
房地產止跌回升需政策持續發力
報告顯示,63.2%的城市消費者認為其常住地區房價偏高,比上季度下降2.1%,比去年同期下降5.9%。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相關政策成效逐漸顯現,但認為所在城市房價偏高的消費者比重仍超六成,完成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目標尚需政策的持續發力。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觸達面不斷擴大。報告顯示,78.4%的消費者表示知曉該政策,比2024年二季度首次調查增加了26.5%。從消費者期望來看,超七成消費者期望的優惠額度在1500元以上,消費者在「以舊換新」活動中享受到的優惠力度與他們的期望值還存在一定差距。
九成受訪者認為AI促進生產生活
報告顯示,近九成消費者聽說過AI,超六成消費者使用過AI。超九成消費者認為AI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促進產業升級等積極影響。近六成消費者也表示AI的快速發展可能會造成諸如增加失業等一些負面影響,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預防其不良後果。
港澳遊磁吸力持續上升
報告顯示,在總體消費意願偏弱的背景下,旅遊消費需求相對比較強勁,佔比33.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選擇境外遊的消費者比較青睞的旅遊目的地按選擇比重排序依次是:港澳台地區(16.2%)、日韓(5.9%)、東南亞(5.4%)、歐洲(5.3%)、北美(2.2%)。與上季度相比,消費者選擇港澳台地區、歐洲和日韓的比重有所微升。其中,消費者選擇港澳台地區作為旅遊目的地的比重持續提升。

潘建成接受本網專訪表示,港澳台旅遊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地緣+親緣+政策」的複合驅動,作為距離最近的境外目的地,依託同胞文化認同的天然紐帶,疊加出境便利化政策及消費升級引導,形成基礎客流保障。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放大區域協同效應,使港澳持續穩居境外遊首選梯隊,未來在灣區戰略賦能與消費升級雙重驅動下,增長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專家:消費意願企穩回升,政策仍需加大力度
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外貿承壓的背景下,提振內需擴大消費更顯的尤為重要。潘建成認為,盡快並有效穩定消費者預期,一方面要盡快促進股市的回暖,遏制樓市的下跌趨勢;另一方面要加大宏觀經濟刺激力度,有效促進內需增長,有效保持外貿的基本穩定。此外,加大促進消費政策力度,在持續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同時,進一步拓寬促進消費的政策範圍,通過發放無差異消費券,更大力度刺激消費。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任興磊接受專訪表示,協會發起消費者消費意願調查是基於當前複雜經濟形勢與中小企業轉型需求的戰略考量,通過「數據監測—趨勢研判—策略指導—效果反饋」的閉環體系,幫助企業將消費端變化轉化為轉型動力,不僅是應對短期消費波動的應急舉措,更是推動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中小企業的成功轉型又將反哺消費市場,通過提供更優質產品與服務激發新消費需求,最終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市場生態優化。
(點新聞記者任芳頡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