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國家安全教育是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亦與國民教育密不可分,是本港學校課程的重要部分。為支援學校在英文科課程以自然聯繫、有機結合方式推行國安教育,讓中小學生既可提升英語能力,同時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特區政府教育局近日發布新一輯的中學英文科國安教育教材。該教材由四個學習單元組成,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以及維護數據安全、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國家認同感,並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經驗。
以社會及糧食安全為主題
是次新發布的共有四份教材,各包含閱讀、觀看、寫作和口語活動環節。主題則為「社會安全」和「糧食安全─雜交水稻之父」,主要對象是初中生。

前者內容包括講解網絡詐騙與社會安全的關係,常見的詐騙手法與網絡安全,以及維護國家社會安全的重要性。此教材同時期望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並且學會運用情態動詞(Modal verb)及修飾語(modifier)。後者內容包括糧食短缺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亦說明了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對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貢獻,以及每個人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
教材提及一般過去式和現在完成式的用法,例如以一般過去式,講述袁隆平昔日萌生出雜交稻米或可消除飢餓的想法;現在完成式用於描述從過去開始並持續到現在的動作,例如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方面的傑出貢獻已經造福世界,並將繼續造福更多人民。
大數據足跡介紹國安面臨威脅
另外有兩份教材主要以高中生為對象,其中在「大數據足跡」主題中,介紹國家在數據安全面臨的威脅、在當今數碼世界中保障資料安全的重要性、每個人在維護資料安全的責任等等,包括小組討論環節,討論如國家維護資料安全做了哪些努力、大眾可如何協助保障資料安全、學校可採取哪些措施以提高學生的資料安全意識,最後再以個人短講形式發表想法。
至於在「節約用水數千年」主題的教材中,介紹了維護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性,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而實施的政策與策略等。當中提供的閱讀資料提及,國家過去十年的治水事業取得眾多歷史性成就,包括新增水庫庫容1,632億立方米,全國洪澇災害損失佔生產毛額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1%降至0.24%,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另一份閱讀資料則引用水務署資料,講述香港自1965年起輸入東江水,以滿足本地用水需求,而水務署多年來亦積極推廣活動,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
教育局指出,教師可有效運用學與教資源,整合並將它們納入到學校英語語言課程的相關單元,並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能力作相應調整,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國安英文教材主要內容學習目標
社會安全
●網絡詐騙與社會安全的關係
●常見的詐騙手法與網絡安全
●維護我國社會安全的重要性
糧食安全──雜交水稻之父
●糧食短缺問題及其背後的原因
●中國科學家袁隆平對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貢獻
●我們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
數據安全──大數據足跡
●我國資料安全面臨威脅
●在當今數碼世界中保障資料安全的重要性
●我們維護資料安全的責任,及如何提高同學對學校資料安全的認知
資源安全──節約用水數千年
●維護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性
●為保障我國資源安全而實施的政策與策略
●我們維護國家資源安全責任,及如何提高同學對學校資源安全的認識
資料來源:教育局
(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姬文風)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