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推進香港寵物友善政策 挖掘「寵物經濟」潛力

文/馮沛賢

市民飼養寵物及攜帶寵物去不同場所的需求日益增加,社會就寵物的相關配套措施也應隨着社會需求而完善。筆者樂見近日港鐵及早前九巴分別推出寵物友善車廂及寵物巴士遊服務,是寵物友善政策順利實施的一大步。有見及此,筆者認為在寵物友善政策的完善之路上,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與優化的問題。

「寵物友善」是指對寵物展現友好態度的行為或政策。這種態度或政策不僅限於對寵物的主人,也應包括寵物本身和與寵物共享公共空間的所有人。寵物友善的環境或社區會尊重寵物的權益,理解主人攜帶寵物到公共空間的需求,飲食和活動空間能讓市民與寵物和諧共存。

目前,本港法例對容許寵物進入食肆的豁免十分有限。早前有餐廳因准許狗隻入內而被檢控,經定罪後被扣分,並將吊銷其牌照七天。有大律師表示,目前法例僅針對狗隻,禁止帶狗在餐廳範圍用膳,包括屬於餐廳的露天範圍,相比外國,香港的限制明顯較「嚴謹」。政府認為是否容許寵物進入食肆需考慮食肆營運環境、平衡公眾衞生情況、市民接受程度及期望等因素。

筆者建議政府可與食肆行業合作,制定寵物友善指引(如指定戶外座位區、提供寵物飲水點),推出並鼓勵餐廳申請「寵物友善認證」。制訂寵物友善食肆發牌制度及配套保險方案、試行開放戶外用餐區讓寵物進入,以及按食肆面積、室內外空間或犬型實施分級准入制度。同時,可評估市區餐廳情況,如餐廳滿足上述條件可考慮增加市區內的寵物友善餐廳分布,避免集中於郊區,提升便利性。

醫療方面,本港現有1,336個註冊獸醫,而香港的寵物醫療服務主要依賴私人獸醫診所,藥物費用高昂(例如一次基本檢查可能超過500港元),寵物藥物進口受限,部分常用藥(如慢性病藥物)價格昂貴或需等待訂購,影響緊急治療。筆者建議簡化寵物藥物進口程序,增加藥物種類從而降低成本。寵物保險尚未普及化令飼主負擔重,筆者亦建議政府鼓勵保險業界推出更多寵物保險產品,對於保險業界及飼主來說均有裨益。

另一方面,部分市民對寵物在公共空間的接受度不高,也影響寵物友善政策的推行。不少市民仍害怕貓狗等寵物,筆者認為這是教育的過程,政府應多做宣傳,可透過舉辦社區活動,加強市民對寵物的接觸和認識,減少推行寵物友善政策的阻力,多管齊下構建人與動物共融的社會。

香港寵物產業的發展潛力強,而本港寵物友善政策仍有很大的優化空間。筆者認為政府應大力發展寵物友善城市,制定發展藍圖涵蓋食肆、公共交通運輸、餐飲、教育及醫療等產業。只要相關配套到位,能便利主人攜同寵物使用設施,相信長遠有條件發展「寵物經濟」,有助促進經濟多元化,滿足飼主帶寵物外出的需求,有效吸引市民留港消費,對社會及經濟來說都是正面影響。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屯門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副主席、屯門區議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推進香港寵物友善政策 挖掘「寵物經濟」潛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