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人才優勢明顯 香港競爭力快速提升

文/姚穎謙

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瞬間為全人類科技賦能。不自覺間,全球領先城市群已經從「厚待人才」變成「獨缺人才」,得人才得天下,已成為各國領䄂共識,人才之爭儼然是國際角力的主戰場。近日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37)最新數據顯示,香港以760分與紐約(769分)及倫敦(762分)評分差距進一步縮窄至9分與2分,反映本港經濟的韌性,金融科技賦能、綠色金融發展、大灣區城市群優勢互補,協同效應比肩向人才展示的非凡魅力。人才庫一旦形成,可以成為一個社會長期的優勢。本文試從人才角度看香港優勢可否長期維持。

GFCI的五大評估維度為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發展水平以及聲譽。當中,香港「人力資本」得分較上年評估大升9.3%,全球第二,國際化人才庫深度擴容:2024年金融業專業人士總數達28.7萬人,其中25%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或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格,比例居亞洲首位。見賢思齊,富有彈性、迅速落實的政策讓香港臻於至善。比如每萬人擁有CFA人數只有17.3人,低於紐約(24.6)與倫敦(21.8),但透過如「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優化,又將合資格院校名單從176間增至250間,加上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Hong Kong Talent Engage的成立,將令香港人力資本得分再上一層樓。ESG和綠色金融火熱,特區政府於是設立了2026年前引進8000名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專才的目標。香港在延攬人才方面不懈奮鬥,人才庫全面化必竟全功。

而在GFCI指數金融服務分類中領先,也說明了香港創富機會處處,足以吸引人才長期進駐此低稅制福地。香港在「投資管理」與「保險業」兩大分項蟬聯全球首位,資產管理規模在2024年達到4.5萬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3%,顯著高於新加坡的6.1%;受益於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的監管框架、數字政策辦公室區塊鏈和數據基礎設施等舉措,金融科技領域在GFCI全球排名第四。截至2025年3月,香港累計發放虛擬銀行牌照8張,數碼貨幣跨境支付系統日均處理量達120億港元,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貿易聯動」接入企業突破4.3萬間,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香港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全球第二。虛擬銀行如ZA Bank和WeLab的成功運營,亞洲首個比特幣和以太坊期貨ETF的上市都是香港的得意之作。

概言之,香港的人才優勢有望長期維持和提升,為其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提供堅實基礎。隨着政策的持續優化和人才庫的全面化,市場擴容令駐港人才大展拳腳的空間廣闊,香港作為我國的金融中心、世界的金融中心,必將在環球金融舞台上發揮更顯著作用。

(吉林省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仁杰社團商會常務理事、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創新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人才優勢明顯 香港競爭力快速提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