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關品方
筆者在大學攻讀本科時,主修經濟,副修統計。統計學過去幾十年來已經有長足發展。從大約1998年起,開始有所謂data mining(數據挖礦)的概念。直至大約2012年,終於出現對大數據的系統理解,成為時尚,筆者最早在麻省理工學院聽課時接觸到。筆者記得當年有不少應用程式,例如Dropbox曾經風行一時,特色是雲儲藏,把數據和信息上存到雲端。換句話說,不再需要在電腦上使用hard disk drive(硬盤,即非依電性存儲器)貯藏數據信息,有需要時才從雲端下載。這種轉型升級,為數據的大量處理開闢未來。數據挖礦逐漸成為對大數據收集、分析和處理的重要里程碑。現時出現的雲計算是科學化數據處理,離不開應用統計學。現時數字化經濟趨勢正是大數據時代的未來已來。5G以至6G的信息精準快速傳導,為大數據時代提供基礎設施,擴容的速度一日千里。
總而言之,數據現在已經成為高端資源的一部分,是新質生產力之一。說來有趣,數據作為礦藏,和稀土礦藏類似,一軟一硬,構成新的資源組合。處理大數據的能力需要大量的電力能源。所以筆者認為,資源、能源及動能已成為三種新生的新質生產力,和三種傳統的生產力(人力、土地和資本,也要轉型升級)有機地和諧互動,成為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的火車頭。本文重點談筆者對統計學在大數據時代最新動態的理解。
一般人不太了解何謂統計學。其實數據並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蘊藏着無限可能的寶藏。數字經濟是最新的發展趨勢。通過統計學的精準分析,可以解開產業發展的密碼,預測市場的趨勢,量身打造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從半導體產業到金融服務業,以至零售業和配送業,統計學的應用範圍早已超越傳統框架,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利器。政府有公開數據,企業有內部數據,市場有調查數據。更令人興奮的是,統計學與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結合,正在為中國的新興未來產業(筆者早前已經介紹過)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例如在醫療保健領域、化學圖譜分析、數據挖掘方法、生物基因統計、模擬多元分析和智慧製造領域,我們都可以通過統計學的創新應用提升產業的競爭力,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因此,統計學就是擁抱中國高端產業未來的重要工具之一。無論是企業主、管理者、專業人士(包括大學教授)以至政府高官高層,都要善用數據分析,積極學習統計學知識,掌握數據分析技能,懂得大數據時代的算法應用,以統計學的智慧解鎖數據密碼,從生產到分配、從環保到法治,全面覆蓋,共同開創國家發展的未來。
大數據的有效應用離不開統計學。它是精準決策的基石。善用統計分析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可以洞悉民意脈動;在經濟學、管理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有高度的應用價值。為了掌握未來的趨勢,如何通過統計學進行大數據處理提升整體長遠規劃的水平,是科學社會主義(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
筆者和統計學泰斗(之一)方開泰教授曾是同校同事。他的專業我不懂,但他的品行舉止優雅大方,令人高山仰止。作為資料科學家、數據分析師、保險精算師,以至研究分析師,都需要有統計學的專業知識。我們通常了解到的統計學在數字管理面前,各行各業扮演的角色,從傳統的人口普查(為了改善分配)到現時的學術研究(例如基因折解)以至前瞻的未來趨勢(例如物種保護),都會有飛躍性的突破。
總而言之,統計學不僅不是冰冷的數字,更是理解社會經濟脈絡的利器。善用它,我們就能夠成為解讀世界的專家。筆者的專業是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現時已有學者專家就數字經濟如何建立數據交易所進行開拓性研究,前景無限廣闊。本文謹供大學本科生在選科時作為參考,關鍵還是要切合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興趣,要志存高遠,為國為民,也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