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三大指數今日(12日)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恒生指数跌0.76%,報23600.31點;科技指數跌2.04%;國企指數跌0.84%。
DeepSeek在1月20日面世後,尤其在三月初兩會舉行期間,港股受到了一系列正面消息的推動,維持了近兩個月的升勢。東亞證券投資策略師吳永強指出,在這兩個月內,恒生指數累計升幅達到約4700點,升幅約為24%。考慮到港股近期的強勁表現,出現一些調整是合理的。今日港股高開低走,但跌幅並不明顯,顯示出市場底部依然堅固。即使在周一美股大跌情況下,港股次日也僅輕微下跌,這反映出港股當前的市場底氣依然充足。
吳永強進一步指出,目前港股要突破更高的位置,需要盈利預測的上調作為催化劑。早前的升市主要得益於估值的膨脹,而盈利的貢獻相對較小。隨着業績期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陸續公布業績,這可能會促使券商上調盈利預測。如果這一情況成為現實,恒生指數的盈利預測也將隨之上調。吳永強還提到,東亞證券早前已將2025年的恒生指數目標價由24800點上調至26000點。儘管港股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升幅,但仍有上行空間。
吳永強還提到,利好科技股的潛在催化劑或即將出現。在接下來半個月內,大型科技股將陸續公布業績,如果它們對AI投資和雲業務的收入指引令人滿意,將為市場帶來新的動力。此外,下周舉行的GTC 2025會議中,將設立China AI Day,眾多知名中資科技企業將在此分享如何利用AI大模型強化業務,這也可能成為科技股炒作的催化劑。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不排除部分資金可能從升幅較大的科技股中獲利了結,轉而追逐相對落後但有政策支持的板塊,如內需消費和內房股等。
對於港A兩市的未來走勢,吳永強認為,主要要看港A兩市的投資情緒是否能持續維持。另外,長倉資金特別是環球長倉資金是否願意增配中資股,將對港A兩市的長期走勢產生重要影響。如果長倉資金願意增配中資股,港A兩市的升勢和行情將有望進一步向好。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