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綜合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0日開啟第二任期,他以「顛覆性的內政改革」和「交易式外交」給美國內外帶來衝擊。特朗普上任一個月內,簽署多個行政命令,涉及加徵關稅、打擊非法移民、裁撤聯邦機構等多項領域的一系列措施,製造巨大混亂。在外交議題上,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威脅對盟友加徵關稅,退出多個國際組織;肆無忌憚地宣示其領土擴張主義,對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揚言美國將接收加沙;撇開烏克蘭和歐洲與俄羅斯商談俄烏和平計劃,令世界震驚。
揮舞關稅大棒 損害全球經濟
特朗普一上任,就迫不及待向多國徵收關稅。從2月1日開始,他已經宣布向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徵25%的關稅,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還計劃從4月開始對每個外國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以及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
美國肆意揮舞「關稅大棒」的做法受到多國政商界人士批評,稱這種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可能引發廣泛的貿易戰,最終損害全球經濟。
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不分敵友」,同時向全球多國「開火」,引發盟友激烈反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美國關稅措施「不可接受」,如有必要,加拿大將作出「堅決而明確」的回應。
德國總理朔爾茨指出,美國對歐洲的關稅威脅最初針對鋼鐵和鋁,未來可能波及更多進口產品。「如果美國讓我們別無選擇,那麼歐盟將以一致立場作出回應。貿易戰最終只會以犧牲雙方的繁榮為代價。」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警告,可以立即對美實行反制,關稅稅率可能翻番,電單車、牛仔褲、花生醬、威士忌以及一系列影響美國出口商的產品都將成為目標,並會「重點關照」美國「紅州」的產品。
分析指出,歷史證明關稅戰不會讓任何人受益。特朗普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將對能源、汽車產業等關鍵供應鏈造成衝擊,拉高美國商品價格,推高美國通脹率,最終反噬自身。
趕絕巴勒斯坦人 謀在加沙建度假區

加沙停火協議艱難推進之際,特朗普1月25日拋出「清空」加沙地帶設想,希望埃及和約旦接受並安置來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他2月4日會晤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表示,希望美國「接管」並「長期擁有」加沙,稱可將其打造為「中東版蔚藍海岸」度假勝地。外媒稱,特朗普試圖以「地產商」邏輯解決複雜的國際問題,非常危險且荒謬。
本輪巴以戰火延燒15個多月以來,已有超過4.8萬加沙平民死亡、逾11萬人受傷,逾200萬巴勒斯坦人賴以生存的家園被徹底摧毀。特朗普完全無視加沙居民的正當權益,聲稱「巴勒斯坦人無權返回加沙」,「加沙是一個大樓盤」,「美國不會買下加沙,而是會動用權力佔領加沙」。內塔尼亞胡則大讚特朗普「想法新穎」。
特朗普的相關言論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譴責。埃及外交部表示,特朗普關於「永久撤離」巴勒斯坦人的言論荒謬至極,嚴重威脅中東和平的根基。數十名聯合國人權專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特朗普「接管」加沙計劃將使世界重返「殖民征服的黑暗時代」,給全球和平與人權帶來毀滅性後果。
阿拉伯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提出「接管加沙」和「驅逐加沙居民」的計劃無異於鼓吹「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這種有違人類良知的想法極其荒謬;美方的粗暴介入、一味偏袒以色列只會激化矛盾,使巴以和談瀕臨絕境,無法為中東和平帶來任何助益。
美俄擬組停火談判團隊 基輔歐洲被無視

美俄兩國代表團18日在沙特利雅得舉行會談,討論結束俄烏衝突以及全面恢復美俄關係等議題,烏克蘭和歐洲未獲邀參加。美方消息稱,美俄同意組建高級團隊就烏克蘭和平進行談判。烏總統澤連斯基此前表示,烏方對此次美俄會談「一無所知」,不會承認沒有烏方參與的任何有關烏克蘭的協議。
美俄雙方官員在沙特會晤約四個半小時。當日參與會談的美方代表是國務卿魯比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俄方代表是外長拉夫羅夫和烏沙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也在會議現場,而作為當事方的烏克蘭及歐洲國家則沒有代表在場。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後稱,美俄同意恢復駐莫斯科和華盛頓大使館的人員配置,以及促進美俄經濟合作。
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稱,在沙特的會談進行得「不錯」,雙方就所有議題進行了嚴肅對話。烏沙科夫又指美俄元首不太可能在下周會晤,目前難以確定具體日期。
會談期間,俄官方展現強硬姿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稍早時候在莫斯科表示,加入歐盟是烏克蘭的主權權利,但俄方反對烏克蘭加入軍事聯盟。俄方此前一直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出,北約拒絕接納烏克蘭為成員國還不夠,北約須更進一步放棄在2008年作出基輔將在日後加入北約的承諾,否則這個問題將「繼續毒害歐洲大陸的氣氛」。
面對俄烏局勢的驟然變化,歐洲顯得不知所措。歐洲多國領導人17日齊聚巴黎舉行緊急峰會,但會議沒有就烏克蘭問題「做出任何決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8日表示,關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終堅持勸和促談。中方樂見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和談共識,同時我們期待所有當事方和利益攸關方都能適時參與到和談進程中。
濫用行政權 引發憲法危機
特朗普上任一個月,已簽署60多項行政令,包括廢除「出生公民權」、解僱聯邦僱員、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等,並推翻上屆拜登政府80多項政策。法律專家表示,特朗普的行為已引發憲法危機。
特朗普上任首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將廢除非法移民和合法臨時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權」。美國22個州1月21日針對該行政令提起訴訟,指控特朗普違反美國憲法。華盛頓州、馬里蘭州及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官先後作出裁定,阻止該行政令生效。
法院稱,特朗普的行政令「明顯超越總統權力」,並可能對受影響群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但特朗普已經表示將提起上訴,該案件可能將最終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進行審理。特朗普的行政令還包括凍結聯邦支出、裁撤聯邦機構、解僱政府公務員等。國會民主黨議員指責特朗普正在侵犯立法機構在聯邦支出方面的憲法權力。
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法學院院長切默林斯基表示,特朗普「系統性的違憲和非法行為會引發憲法危機」。史丹福大學法學教授卡蘭表示,雖然之前一些美國總統可能會做出違憲行為,但「從未感覺到有一位總統(像特朗普這樣),憲法對他來說基本上毫無意義」。
放任馬斯克裁員 重組聯邦政府
特朗普任命億萬富豪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推進聯邦政府「瘦身計劃」,以達到削減政府開支的目的。不到一個月,已有數萬聯邦僱員被解僱,造成巨大混亂。
當地時間18日,美媒報道指,在DOGE獲得美國社會安全局數以百萬計民眾敏感資料後,該局局長辭職。
在此番大裁員中,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幾乎完全」被撤。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以及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近一半的試用期員工正被迫離職;美國林業局正解僱約3400名近期招聘而來的員工;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則正在終止約1000名員工的工作合同。
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約350名僱員本月13日晚突然被解僱,部分人無法登入電郵,14日早上發現進不了辦公室。然而,14日深夜,國家核安全局代理局長羅賓斯發送內部備忘錄,稱除了28人,撤銷其他所有被開除僱員的解僱決定。
眼見外界對馬斯克的不滿不斷加劇,白宮不得不出手「滅火」。一份由白宮行政辦公室向法院提交的文件顯示,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職位為白宮僱員及總統高級顧問,並不隸屬於DOGE。文件稱,馬斯克只能向總統提供建議並傳達總統的指示,無權自行作出決策。
(來源:大公報)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