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財政預算案|工總倡減稅為中小企紓困 擴大人才清單積極引才

【點新聞報道】香港工業總會(「工總」)今日(15日)就2025年至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向特區政府提交意見書。工總認為政府在短期內應首要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援和寬免措施,減輕企業經濟壓力,助本地經濟重拾動力。在中長期,業界期望能夠鞏固香港獨特優勢,深化與大灣區、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關係、培育工業人才,並以創新科技促進新型工業化。

工總認為,香港面臨緊張的財赤壓力,在開源節流的同時,必須促進經濟發展,建議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紓困措施,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透過促進電商發展等方式,改善中小企現金流,提升競爭力。短期紓困措施包括,寬減各項稅款,如利得稅、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非住宅物業差餉等,減免商業登記費、工商牌費、水費及排污費等雜費;為非住宅用戶提供推出為期一年的每月75%電費開支補貼,每月上限5,000元,期望政府與銀行商討,為企業貸款提供優惠利率,推動經濟復常。

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面,工總建議政府規劃時一併考慮上下游產業鏈的用地,達致協同效應,並盡快落成北都展館,向企業、市民深入展示北都區營運的產業分布、新型工廠的運作、新型工業需要的配套、智能生產線的應用以及園區的低碳運作等;工總稱,喜見政府考慮以優惠地價鼓勵企業在香港設置生產線,邀請企業來港時,可容許以較長年期分期支付地價、先租後買,協助減省前期投資成本。

促進人流互通方面,工總建議,政府金額放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民來港的簽證政策,延長逗留期限,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放寬港人入境期限;推廣「一帶一路」國家在港企業利用香港作為服務基地,並放寬「一帶一路」國家專業人才來港工作的准入條件。

人力資源發展方面,根據政府在最新的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隨着人口老齡化,香港的勞動力將減少。到2028年,香港預計將面臨18萬人的勞動力短缺,其中創新科技產業缺少1.8萬至2.3萬人。工總建議盡快擴大「人才清單」,豐富本港的人才庫,並擴大外勞輸入,採取更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以及加強職業專才教育,以填補人力和技能的缺口。同時,投放更多資源強化STEAM教育,培育本地人才;並預留土地以興建「人才公寓」和推出稅務優惠,以吸引海外人才來港發展。

更多報道:

新民黨提交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提16項建議倡設「IPO通」「地產通」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財政預算案|工總倡減稅為中小企紓困 擴大人才清單積極引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