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隨着位於太古廣場的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租約即將於5月中結束,香港特區政府計劃將辦公室遷往灣仔入境事務大樓23樓繼續運作。在灣仔區重建計劃的背景下,這一搬遷計劃引發了廣泛關注。
李家超今日(14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及有關安排是否會影響區內重建計劃及香港的商貿展覽競爭力,李家超表示,善用政府空置建築,正在裝修相關地方供前任行政長官進駐,以節省公帑。他強調,灣仔重建計劃將如期進行。

據悉,灣仔入境事務大樓於1989年下半年落成,樓高177米,共49層。大樓內有入境事務處總部、創新科技署、審計署、內幕交易審裁處、庫務署、運輸署及水務署等多個政府部門。早在2008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已提出將灣仔包括入境事務大樓、灣仔政府大樓及稅務大樓這三幢政府辦公大樓中的政府辦公室分階段遷出,以騰出黃金商業用地。
城規會去年通過灣仔北分區計劃大綱草圖修訂,把涵蓋灣仔政府大樓、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港灣消防局、告士打道花園和部分港灣道的用地,改劃為「展覽中心及商業用途」地帶,作綜合發展,設有會議及展覽設施、酒店和辦公室等。

李家超還表示,即使面對財政限制,未來數年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約900億元,優先次序投放在北部都會區,以及造地建屋及作工業發展。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