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啟動境外債務重組工作一年有餘,碧桂園控股(02007)首個方案得以披露。
內房巨頭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1月9日晚間發布《境外債務重組及業務發展的最新情況》公告。碧桂園指,倘落實,重組提案將使集團實現大幅去槓桿化,目標是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約903億港元),包括將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11.5年以及降低融資成本,目標是將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從重組前的每年約6%降低至重組後的每年約2%。目前條款已與由7間銀行組成的協調委員會達成共識,作為重組提案的一部分。
至於境外債務重組的具體方案,參考近期多家房企,碧桂園為債權人提供了5個選項:選項1為現金回購,最少實現90%本金削減;選項2為強制性可轉換債券,即100%股權化;選項3涵蓋強制性可轉換債券和替換部分新債券,實現67%股權化;選項4為替換新債券並削減本金35%;選項5為全數替換為新債券,此項提供給不進行本金削減的債權人。
對於該方案,有知情人士稱,目前碧桂園已經收到不少債權人的表態,表示願意長期支持公司度過當前的難關,同時期望公司能夠盡快完成重組。
根據公告,碧桂園在2024年12月份的合同銷售額約為34.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23年同期的69.1億元下跌50.51%,合同銷售額延續跌勢,據彭博計算,碧桂園去年銷售同比減少73%。
截止2023年年底,碧桂園總負債約1.36萬億人民幣,在一眾房企負債中僅次於恒大的2.38萬億人民幣;境外應佔有息負債總額(不包括應計利息)約164億美元,其中包括現有債券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03億美元、現有銀團貸款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36億美元、股東貸款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1億美元及其他有擔保及無擔保債務的未償還本金額約14億美元。
目前碧桂園已完成境內債的第一次重組,此番若能實現境外債務重組成功,則意味着碧桂園短期債務壓力和經營壓力顯著下降,為公司穩定及長期發展騰挪出時間和空間。
除推動債務重組外,碧桂園稱正積極採取措施自救,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努力促進銷售、盤活資產,為保交房提供資金支持,進而促進公司整體運營的良性循環。同時,公司上下最大限度削減支出,大幅壓降非核心非必要的經營支出,精簡組織架構,高管帶頭降薪,並取消多項福利待遇。
此外,碧桂園控股股東正在考慮將集團未償還本金總額11億美元的現有股東貸款轉換為公司或附屬公司的股份,具體條款有待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