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近日打鼓嶺發生野豬傷人事件,傷者情況嚴重。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淑嫻今日(18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陳月明提問表示,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統計顯示,野豬整體數目今年已減少至約900頭,全港合共安排了317次捕捉行動,並人道處理共633頭野豬。
黃淑嫻表示,截至今年12月10日,漁護署各部門共發出了11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其中12張涉及非法餵飼野豬。此外,近年本港野豬滋擾問題逐步得到改善。漁護署的統計顯示,野豬整體數目由2022年的約1830頭,減少至2023年的約1360頭及進一步減少至2024年的約900頭;野豬滋擾黑點數目最新為15個,比2022年的42個減少約64%;今年以來野豬傷人個案為7宗,比2022年的36宗下降約80%。
黃淑嫻提到,就今年11月15日於打鼓嶺李屋新村發生的野豬傷人事件,漁護署即時派員到場調查,與村代表及當地農民一同實地視察,並在事發區域放置多個捕獸籠、設置網絡監察攝影機,務求盡快捕捉有關野豬。食物環境衞生署亦已在當地的垃圾收集站,採用經改良的垃圾桶,防止野豬爬進覓食,減少其出沒誘因。

據漁護署於各區捕捉及人道處理野豬的相關數字,今年1月至11月,漁護署在全港合共安排了317次捕捉行動,並人道處理共633頭野豬。當中南區捕捉行動次數最多,為48次,並人道處理了96頭野豬。
黃淑嫻說,據漁護署估算全港野豬的數目,全港野豬數目由2019年的約2500頭,降至2024年的約900頭。漁護署捕捉對公眾構成危險的野豬時,會先由獸醫使用麻醉槍捕捉野豬,並利用藥物注射進行人道處理。漁護署由2023年起,已增加行動次數至每月平均至少28次。今年1月至12月10日,漁護署針對野豬在農田或鄉村出沒造成滋擾或破壞的情況,合共安排了101次捕捉行動,並人道處理共224頭野豬。
黃淑嫻最後提到,漁護署現正全面檢視現行的野豬管理策略及相關措施,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完成檢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