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南腔北調|舒爾茨與普京通話 搶了北約「頭香」

文/上江南

11月15日,德國總理舒爾茨主動打電話給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是2022年12月以來,兩人的首次通話。舒爾茨成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第一個和普京通話的北約領導人,舒爾茨搶了北約「頭香」。

俄羅斯先打臉《華盛頓郵報》,現開始示好特朗普

11月10日《華盛頓郵報》引述多名知名人士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於11月7日通電話,報道說得繪聲繪色,既轉述了特朗普對普京說的話,「敦促普京不要升級烏克蘭戰爭」,「提醒普京美國在歐洲有相當大的軍事存在」,也說烏克蘭政府已經獲悉普京與特朗普的通話,且不反對此次通話。《華盛頓郵報》的這篇報道迅速登上頭條,被世界廣為轉載。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普京總統並未與特朗普通話,此類信息是謊言,與事實不符。」

舒爾茨作為北約國家中援助烏克蘭的第二主力國的首腦,搶先和普京通話1小時,相信是舒爾茨希望在特朗普之前,先摸清普京對於終止俄烏戰爭的態度和立場。筆者相信舒爾茨很快會提出和普京進行第二次通話的請求。

俄羅斯總統秘書佩斯科夫被問到是否安排普京和特朗普通話時,他說:「目前沒有,但如果有必要,可以非常迅速地安排,這方面沒有問題。」

俄羅斯主動給了特朗普台階,相信用不了多久,特朗普和普京就可以通上電話。

紅綠燈聯盟解散,德國2月23日大選

11月6日,舒爾茨宣布解僱自民黨籍的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同時,自民黨的教育部長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司法部長布施曼(Marco Buschmann)自行宣布辭職,另一自民黨的成員維辛(Volker Wissing)宣布退黨,得以留任數字和交通部長。

紅綠燈聯盟正式解散,德國進入了新的政治亂局。

11月12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發表聲明,對各議會黨團就12月16日對舒爾茨領導的政府進行信任投票時間達成一致表示讚賞,這個時間比舒爾茨計劃的1月15日提前了1個月,並認為2025年2月23日舉行新的選舉是非常務實的。

德國2月23日舉行大選,這個提前進行的大選,比原定2025年9月提前了6個多月。如果舒爾茨領導的「新執政聯盟」在信任投票中失敗,舒爾茨將不能繼續履行總理職責,也就是提前「下課」。如果通過信任投票,舒爾茨可以擔任總理,直到2月23日新政府選舉結束後舒爾茨還會繼續擔任總理,有機會利用掌握的政府資源幫助社民黨。

為了連任 舒爾茨「拚了」

自從「北溪2號」被炸掉以後,德國失去了俄羅斯供應的低價天然氣通道,只能高價採購美國的天然氣,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德國民眾怨聲載道,民眾對執政聯盟的支持率大幅下降,本屆政府成了德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一屆。

11月5日,特朗普獲勝,贏回白宮。特朗普一直聲稱上台24小時後,即解決俄烏戰爭。這讓北約內部支持烏克蘭的第二大金主——德國大為緊張(金額超過150億歐元) 。11月6日,舒爾茨和德國自由民主黨(自民黨)鬧翻,讓舒爾茨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內部面臨巨大的選舉壓力,尤其是12月16日對他領導的政府舉行信任投票,舒爾茨非常需要展現他的領導能力,以此挽回國內選民對他的支持。

9天後,舒爾茨選擇了主動和普京通電話,走在了北約所有領導人的最前邊,搶了「頭香」。舒爾茨深深知曉特朗普會放棄支持烏克蘭,那麼作為歐洲援助最多的德國,被炸掉「北溪2號」,已經讓德國物價飛漲、通膨嚴重,民不聊生,德國已成了一個苦主,在拜登政府的威逼利誘下拿出150多億歐元支持烏克蘭打仗,到今天是一敗塗地。

為了贏下選舉,舒爾茨的這個電話,筆者認為舒爾茨的立場在悄悄轉變。在特朗普之前,先下手和普京談判,這一步棋如果可以繼續走下去的話,很大可能會讓舒爾茨破局連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舒爾茨與普京通話 搶了北約「頭香」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