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輝:來港人才計劃反應踴躍 擬增約1000學額應對子女教育需求

【點新聞報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日(24日)在立法會會議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動議辯論作總結發言表示,教育局一直重視人才培育,幫助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人士的隨行子女在香港就學及升學,盡早適應本地的學校生活和教育制度。

施俊輝表示,過去兩年各項來港人才計劃反應踴躍,因此當局計劃透過校舍分配工作,新增大概1000個學額,以應付來港人才子女對教育需求的增長。

他介紹,中小學方面,本港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現時有超過800多所公營小學及中學,包括官立學校、資助學校及按位津貼學校。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6至15歲兒童,包括經各項人才輸入計劃獲准逗留人士的受養人,均可在公營學校接受免費而優質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國際學校方面,在2023/24學年,本港有54間國際學校,共提供約46500個學額。

就入學安排方面,合資格入讀下學年小一及中一的兒童,可以向教育局遞交學位分配申請。教育局接納仍正在等待入境處簽發人才計劃申請結果的申請人,為其受養人所遞交的小一及中一學位分配申請,可以作出彈性靈活處理。這個彈性安排的資訊亦已透過人才辦提供予新來港人才。至於並非入讀小一及中一的兒童,如希望入讀公營學校,教育局會為所有合資格入讀公營學校的6至15歲學童提供學位安排的支援服務。

新來港兒童支援服務方面,教育局致力協助新來港兒童適應本港的學習生活及融入社區。支援服務包括由本地學校舉辦為期6個月的全日制「啟動課程」,以及由非政府機構舉辦為期60小時的「適應課程」。

相關報道:

來論|以子女教育為抓手 增強來港人才向心力

本港國際學校受追捧 學生人數創近11年新高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施俊輝:來港人才計劃反應踴躍 擬增約1000學額應對子女教育需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