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稀思路
筆者成日寫文,分析攬炒派/反對派種種「膠人膠事」,佢哋有一種特質筆者比較少寫嘅,就係佢哋「善於內鬥」,例如喺新時代之前,佢哋最鍾意就係「激進嘅批溫和嘅」、「溫和嘅又回擊激進嘅」,進化到後來,就變成「和勇之爭」,喺黑暴前後,更加出現咗唔同嘅利益衝突,例如批評有人借黑暴呃錢,被指呃錢嘅就擺出一副「我都為咗民主運動」嘅姿態,其他類型就包括指某某人變質等等。最近,喺傳媒面前少有露面嘅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就成為咗故事主角,發生乜事?就係因為佢帶隊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
話說,劉慧卿日前就同啲「徒弟」同青年朋友,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之後喺社交平台貼出照片,豈料引來一場罵戰,佢畀人質疑已經改變立場,而佢嘅黨友李永達,就出面支持劉慧卿;之後,劉慧卿向傳媒表示,自己喺參觀過程有向「徒弟」同青年朋友講解因為香港國安法而定罪、還押同監禁嘅人嘅詳情,仲話自己「保皇黨搞嘅論壇我都會去,因為所有立場同諗法都要聽」。
對於劉慧卿嘅做法,有網民就讚劉慧卿「兼聽則明」,筆者嘅個人視角,反而睇到一件事,就係攬炒派嘅支持者真係「夠惡」,呢班人成日講自由同民主,講到大家應該點樣自由地行動同表達意見,如果社會係自由嘅,點解其他人唔可以去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點解劉慧卿去自己有興趣去嘅地方,就係「變質」、「叛變」同「改變立場」?
筆者一直都唔係亦冇可能係劉慧卿等人嘅支持者,但有一件事筆者係支持嘅,就係就算有人嘅立場偏向反政府,筆者都鼓勵佢哋睇多啲正確而有益嘅資訊;之前香港之所以咁亂,就係有人連「一國兩制」係咩都未搞清楚,基本法講嘅普選係咩亦唔去研究,一味聽啲政客講去衝、去犯法。筆者唔知劉慧卿喺睇展覽期間同佢啲「徒弟」講啲咩,但即使立場不同,筆者都建議各方人士可以去睇下國家安全展覽廳,了解下點解國家安全咁重要,必須努力維護。
不過,講到劉慧卿,筆者仲留意到佢話展覽中講述英國嘅影片「欠公道」,因為佢覺得英國為香港留下唔少「值得欣賞」嘅地方,例如自由、法治同公屋等;筆者唔係要否定劉慧卿,但英國殖民管治下嘅香港,點解出現法治同公屋,而唔係貪污猖獗?睇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嘅歷史,無論係成立廉政公署定係興建公屋,其實英國要做嘅,就係方便自己管治,佢哋到八十年代都仲想繼續管治香港;如果英國真係為香港好,講到咁偉大,點解要香港交軍費?點解港督唔係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嚟?
其實,劉慧卿同其他攬炒派一樣,都有非常強嘅崇洋心理,什麼都是美國好、英國好,英國留下嘅「都是好的」;嗱,如果劉慧卿鍾意帶人參觀,筆者建議佢可以搞個英國團,去英國睇下人哋點樣反移民,點樣「打砸搶燒」。老實講,依家西方國家管治千瘡百孔,再盲目相信佢哋嗰套「民主萬能論」,只怕一個地方最後會「什麼都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