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生活中的傳播學|向香港紀律部門學習KOL運營

文/王妮娜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載譽而歸的中國健兒將在8月29日訪港。其中有一項議程是與香港紀律部門交流——這是兩地加強互動最具特色的項目之一。內地運動健兒來港和香港紀律部門開展各項活動始於2021年,每次均引爆全港追星熱情。有意思的是,但凡是紀律部門參與的活動,傳播數據非常可觀。一位從事社交媒體運營的朋友說:紀律部門是香港的KOL。每次活動的報道標題只要出現紀律部門,視頻瀏覽人數均10萬+。

政務公共形象管理對於政府贏得公眾信任至關重要。如何將一個抽象的機構名詞轉化為可視、可聽甚至可聞的具體形象?就像說到桌子我們就能在腦海裏浮現桌子這個圖像一樣?香港紀律部門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形象管理體系,將紀律這個抽象概念具體化。除了傳統的視覺系統管理元素,比如部門轄下的各個處均有宣傳材料、標識,近期紀律部門在渠道上有不少創新,逐步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在兩地均享有高人氣指數的KOL。

紀律部門事實上是七個機構的統稱,包括警務處、消防處、海關、入境處、懲教署、政府飛行服務隊和廉政公署。近年來,紀律部門加強整合營銷傳播。比如,2022年紀律部門推出統一形象宣傳片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2021年以來,紀律部門注重通過體育運動尤其是內地知名體育項目名將的交流項目,加強形象推廣,在華人圈的粉絲暴漲。尤其是在內地,其知名度由陌生、到神秘再到眾人皆知。2023年6月紀律部門和中國女排在銅鑼灣警官會所打友誼賽,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中心進行直播觀看人數創下當年直播節目之首。根據媒體報道,現場保安局及紀律部隊首長與逾百名紀律部隊人員玩起「人浪」,一改紀律部門在其他公共場合的嚴肅形象,並趁勢發動招募廣告,有紀律部隊女排成員呼籲運動員加入警隊。藉助女排在本港青年人中的影響力推進形象傳播,有助於增加紀律部門在青年群體中的親和力。

除了體育推廣,紀律部門的建築物也成為訪港旅客的打卡熱點。例如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舊油麻地警署。資料顯示,現時在全港獲評級的歷史建築中,紀律部隊概念相關的建築物中,兩幢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16幢為二級歷史建築,14幢為三級歷史建築。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入境事務處管轄的紅棉道婚姻登記處,懲教署管轄的赤柱回教廟、位於中環的前中區警署及前域多利監獄(現活化為大館)、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現活化為PMQ元創方),以及舊大澳警署(現活化為大澳文物精品酒店)等。裝備和車輛也是紀律部門形象推廣的重要載體。飛行服務隊的一架捷流41型定翼機置於啟德跑道公園展覽。公開資料顯示,近年退役的超級美洲豹、海豚直升機有望在2027年對公眾展覽。這些建築和裝備不僅為本港旅遊增加亮點,也成為紀律部門和公眾建立連結的渠道,在國家安全教育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社交平台上介紹警察博物館和餐廳,他說餐廳有最好食的咖喱餐,可見紀律部門KOL運營已經從可視、可聽進階到可聞、可食。

相關閱讀: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報道經濟衰退

生活中的傳播學|如何改變遊客對香港物價的刻板印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生活中的傳播學|向香港紀律部門學習KOL運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