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北京時間8月6日晚舉行的巴黎奧運會女子單人10米跳台決賽上,中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再次上演「神仙打架」好戲,最終,全紅嬋以微小優勢勝出,實現衛冕。
作為全紅嬋的聯合培養方之一,廣州市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百餘師生通過大屏幕,全程見證這枚金牌的誕生。全紅嬋在廣州市跳水隊的指導教練譚靜瑜表示,兩人發揮都非常出色,全紅嬋之所以能夠在兩屆奧運會中勝出,除了她的個人天賦和努力,還與她特殊的成長、成才經歷有關。

6日晚在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觀賽活動,有數十名10歲以下跳水小運動員參加,顯示廣東跳水人才後備力量充足。每一次中國選手出場,現場均爆發熱烈掌聲,特別是全紅嬋第一跳出現滿分時,現場觀眾歡呼雀躍。當外國選手出色完成高難度動作時,現場亦掌聲雷動。雖然全紅嬋在第三跳中出現瑕疵,但其他四跳錶現完美,贏得了此次比賽。
事實上,東京奧運會以來,全紅嬋和陳芋汐在個人賽中共交手15次,陳芋汐勝出10次,有着明顯的優勢。恰恰是在最重要的兩屆奧運會中,全紅嬋均勝出,可謂「大場面選手」。廣州市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跳水教練譚靜瑜表示,相對來說,陳芋汐的思想波動比全紅嬋大,這和兩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有較大關係。
「東京奧運會前,全紅嬋沒有參加過世界盃、世錦賽等國際大賽,很小就來到奧運會,沒有思想包袱。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奪得個人金牌,而且即便到了巴黎周期,年齡也很小,後續的壓力不會太大。而陳芋汐是一步一步走來,經歷多反而會想得更多,特別是東京奧運會後,想的比全紅嬋更多。」譚靜瑜說。
手握三枚奧運會金牌的全紅嬋,在中國跳水界已經屬於現象級運動員。譚靜瑜表示,經歷了兩屆奧運會後才只有17歲,未來,全紅嬋還有很長的職業生涯,如果狀態保持得好,再參加兩屆奧運會應該沒有問題。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廣州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