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醫務衞生局上月宣布,政府計劃在短期內推出10項控煙措施,以及在中長期持續探討多項控煙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禁煙範圍。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於今日(3日)立法會會議上提及,加味煙及水煙對煙草產品吸引力的提高,可令更多女性和年輕人吸煙上癮,並詳解吸食加味煙及水煙的危害。
盧寵茂回應立法會議員梁熙提問時提到,政府統計處就吸煙情況進行的主題性調查顯示,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吸煙者當中,約四成吸食加味煙(包括薄荷、水果及其他味道)。加味煙對吸引女性和年輕人特別有效。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女性當中,超過七成吸食加味煙,而首次吸煙時吸食加味煙的比率亦超過六成。按年齡統計,越年輕的組別吸食加味煙的比率越高,例如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20至29歲人士,超過七成吸食加味煙,而首次吸煙時吸食加味煙的比率亦接近七成;至於60歲或以上現時有吸食傳統煙的人士當中,超過八成只吸食原味煙。可見在傳統煙中加入其他味道是煙草商用以誘惑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吸煙,並令他們上癮成為煙民的有效手段,情況令人擔憂。
盧寵茂指出,科學證據說明添加了味道如薄荷或水果味的煙會降低對煙草危害的意識,增加非吸煙人士(特別是青少年)開始吸煙的機會,並令消費者的煙癮更深和更難戒除。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建議禁止或限制煙草產品中加入可能用於增加口味的成分,又指加拿大等地有研究顯示,禁止於煙草產品加入味道,對鼓勵現行加味煙使用者嘗試戒煙,以及提升他們的戒煙率均有顯著幫助。
盧寵茂表明,政府提出禁止於傳統煙草產品中加入味道(包括薄荷、水果及其他味道),目的是抗衡煙草商以加味劑掩飾煙草產品毒性作引誘女性和年輕人吸煙的意圖。
政府亦留意到加入味道的水煙近年漸見普遍。香港大學青少年戒煙熱線的研究顯示,25歲或以下的青少年吸煙者曾吸食水煙的比率由2016/18年度的36%上升至2020/22年度的45%。研究顯示,使用者會因為水煙的味道、使用模式和誤導宣傳,以為水煙危害比一般煙草產品低。然而,事實上,水煙的危害比一般煙支更大,水煙煙草和助燃炭在燃燒時均會釋放大量有毒物質,包括致癌物,亦同樣釋出有害二手煙,更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吸食一小時水煙的煙霧吸入量,可達一支捲煙的100至200倍,使用者接觸到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量分別是一支捲煙的9倍和1.7倍。持續使用水煙會使身體產生尼古丁依賴,更有機會造成「門戶效應」,令本來不吸煙的人士透過水煙染上吸食傳統煙的習慣。
盧寵茂指出,政府禁止於煙草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禁止在作為傳統煙草產品之一的水煙中加入其他味道,目的是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上癮成為煙民的手段。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