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5月3日實施發射,將執行中國第二次月球表面採樣任務,更是國際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探月工程邀請香港大學行星地質科研團隊現場觀看,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港大地質學家趙國春教授,港大行星地質學家錢煜奇博士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六號首次着陸在月球背面,將會徹底改寫人類對月球的認知,推動我國月球和行星科學發展。」錢煜奇在文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了解,近日,錢煜奇博士、Joseph Michalski和趙國春教授,聯合國內外團隊對阿波羅盆地嫦娥六號着陸區進行了詳細研究,提出該地區存在持續、多樣的火山噴發活動,並重建了該地區的火山噴發歷史。這一研究為嫦娥六號樣品分析提供了地質框架,對後續國內外科學家進行嫦娥六號樣品分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相關成果在嫦娥六號發射當日發表於國際地球科學頂級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錢煜奇博士團隊,多年來參與中國嫦娥工程着陸區及相關數據、樣品研究,是目前為止香港特別行政區唯一成功申請到中國嫦娥工程採集月壤樣品的團隊,正在對其獲得的822.6 mg寶貴樣品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盡快申請到嫦娥六號月背樣品」,錢煜奇表示,他期待通過對比嫦娥五號月球正面樣品和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獲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此助力後續月球科研站的研製建設。
記者:劉凝哲
拍攝:劉凝哲
剪輯:星鳴、于海江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